文 | Anita
01 • 柴米油盐酱醋茶
老家二楼有个书柜,是爸妈结婚时买的。这都过去二十几年了,书柜还是很新,或许是因为很少有人去翻找,又或许是这么多年来没再往里面增添书本。许久不回老家,床脚就会出现干瘪的老鼠屎。
唯独这书柜,没老鼠,也没蟑螂。你看,不读书不学习,怎么能进化成高级生物呢?(滑稽)
我曾经非常认真地翻遍了整个书柜。
书柜最底下那层,藏着爸爸的小学初中试卷,厚厚几大撂,写得满满的。原来爸爸那时候的字已经很好看了呀。无意中抽出一张初中物理试卷,才69分,我一顿疯狂嘲笑。没想到后来我的物理成绩越来越差,以至于时常徘徊在及格线边缘。
倒数第二层放着妈妈最爱看的唐诗宋词三百首。这么一翻,不得了。里面豁然躺着一具螳螂干尸!我一个哆嗦尖叫着把书抛出房门。把妈妈给乐呵的。
倒数第三层什么都有放——我胡乱堆叠的童话故事书,海螺,望远镜,还有爸爸最爱的德彪西、贝多芬。我心想他又不会弹钢琴,顶多弹个民谣吉他在当年骗骗我妈这种小女生。再细翻,更不得了了。是当年爸爸写给妈妈的情书!
具体内容已经不记得了,印象中大概分了两段。第一段写得很贱,标志性的广东粗话,给妈妈起了一堆花名,什么番薯、傻婆、乌鸡、矮仔…结果第二段神转折,写起了抒情诗,春夏秋冬来了个遍,我看得一身鸡皮疙瘩捂着嘴狂笑。反正就是你是我的我可以欺负你,这辈子你变丑变傻了我也爱你,你是我的一年四季我是你的春夏秋冬。(啧)
原来,爸妈们年轻时也不是没有青春的。
后来,他们把青春都给了家,给了孩子。
即使当初相爱得轰轰烈烈,结婚时羡煞旁人,但七年之痒不仅仅是经验之谈,它更像一个魔咒,解除的办法关键在于双方的理解与尊重。
————————————
小学开始爸妈经常吵架,起初气来得快也消得快,很快就和好了。后来有了弟弟,为了家里的种种琐事,吵得更凶了。
作为姐姐,真的很辛苦。
爸妈吵架时,我要照顾弟弟,哄着他,安慰他。把他紧紧抱在怀里,捂住他的耳朵。他也似懂非懂,把头埋在我的臂弯里,不安地吮吸手指。
劝架也不是,不劝架也不是。
我才小学,懂什么。只是感到害怕。
吵架还好,但经常闹离婚。妈妈总是向我哭诉,数落爸爸的种种不是,质问我为什么不帮她说话。然后逼问:“如果我和你爸离婚,你跟谁?”
我说跟她吧,她说不行,养不了我;我说不跟她吧,她也说不行,问我是不是不爱她。
吵架就像吸二手烟,父母双方的直接伤害,可能都不及对孩子心灵的二次伤害。
我们只能像只小刺猬,小心翼翼地在两个冷战地带周旋。
————————————
初中三年,爸妈长期冷战。妈妈依旧向我数落爸爸,爸爸也跟我抱怨妈妈暴躁的脾气和不善解人意。
互相攻击对方,也互相攻击对方的家庭,甚至把孩子拖下水,开始数落我们的不足。
我学会了应付,也学会了漠然,甚至学会了离家出走和顶嘴。所幸那些令人嗤之以鼻的恶习没有沾染上。
————————————
高中三年,爸妈有所收敛,开始担忧起我的学习了。
看来高考是个镇静剂。
他们你一嘴我一嘴,分析着学习方法和习惯养成。你看,但凡是跟孩子学习有关的,他们都很齐心协力。
————————————
大学快过去三年了,感觉生活稳定了下来,吵架也不再是家常便饭的事了,他们经常来学校看我,一家四口就在行政楼旁空无一人的校道上,踩着黄昏下的影子,有说有笑地走着。
是不是有那么一些时刻,他们开始感到孤独了?
如今疫情的爆发和被迫居家,并没有像想象中激化双方矛盾,反而在小吵小闹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彼此复又懂得珍惜对方,说话也不再咄咄逼人了。
真好。
————————————
我曾经也非常认真地问过妈妈:“当初为什么不离婚?”
因为我一度非常希望他们能成功离婚。我不想被夹在中间,被推搡,成为他们难以逃避责任的累赘。我也一度产生恐婚念头,害怕昔日的甜蜜不过是哄你走向婚姻的魔鬼。我甚至一度希望以后不生孩子,因为害怕给不了孩子一个温和细腻的家庭环境。
妈妈没有像平日一样啰里八嗦地讲一通道理,只是看着我,笑着说:“傻囡,怎么问这种傻问题。”
我愕然,还是不理解,也没敢追问下去。
————————————
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他们都不自觉地把工作中的不顺心带回家里,互相埋怨着对方不理解自己的同时,却很少主动去沟通——试图站在对方的角度,安慰对方、理解对方、尊重对方。
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争吵,习惯了疏远,习惯了在对方面前净说对方的坏话。
爸爸可能都没有想过,妈妈做菜可好吃了,家里干净整洁以及阳台养眼的绿植可都是妈妈的功劳,平日辅导我和弟弟的作业以及担负我们衣食住行的可都是妈妈,在亲戚朋友面前夸你的替你说话的一样是妈妈。妈妈脾气其实很好心很软她只是需要你多关心她陪陪她。
妈妈可能也没有想过,爸爸总是说我懒让我多学学你,逛街的时候爸爸不给我们买某些零食因为你不喜欢吃更不喜欢我们吃,即使买了爸爸也会像个孩子一样说这是我们的小秘密,爸爸也希望自己能满足你的期望和需求。爸爸这犟脾气其实也很容易软下来他只是需要你多鼓励鼓励他。
他们不是不爱对方了,可能只是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忘记了依旧深爱彼此的事实。
妈妈说,让我以后在一个小区里买两套房,一套给他俩住,一套给我和未来自己的家庭住。他们依旧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偶尔一起出去旅游喝早茶,我下班就直奔他们的房子,蹭个饭,然后一起在小区里散散步消化消化,又回到自己家。
02 • 琴棋书画诗酒花
拿这个做小标题实在惭愧。
琴,完全没有音乐细胞,乐谱也看不懂,倒是在酷狗音乐收藏了一堆好听的歌,仅仅是个听觉动物。
棋,象棋围棋这些也不精通,飞行棋跳棋五子棋倒是能玩几下。
书,学了几年隶书近两年都没再拿起笔,很想学好落款,再学学篆书。
画,没专门学过,创作不会,临摹倒是可以。
诗,不可能了,太深奥了这个。
酒,葡萄酒鸡尾酒能喝一点,白酒搞不来。之前被亲戚硬灌了一小杯,当下就全身过敏了。
花,喜欢樱花,听说樱花下落的速度是秒速五厘米。我能触及你的心吗?
这辈子读了一二十年的书,好像也没懂得什么,但似乎就数这个还有点门道。兴趣爱好也没有学得很精的,实在拿不出手。
和课本打了这么久交道,应该也“起球”了吧。
我也曾对学习失去兴趣,天天在学校混日子,一大早跑去教室只为了拽过同桌的作业狂抄;最害怕上级长的数学课,后来也淡然了,只要他叫我上黑板做题我就佯装思索,不过也确实死活想不出解题思路;哪个老师作业布置得多就画小人头,拿笔尖戳戳戳戳戳;上课不听课,翘着脚和附近的同学“飞鸽传书”,那小本本上写了全班人的“小秘密”,后来被一男生发现了,结果大家一起写。
但我永远不会觉得“读书无用”。学习确实是要带着目标和理想,但过于注重短期的结果而忽视其长远的价值利益,实在可悲。
什么“读书无用”,不过是你自欺欺人愤世嫉俗罢了。
我以后也会要求自己的孩子掌握甚至学精一门技艺;我会带着他去旅行,去看看这个世界;我会教他英语,也希望他能学好一门小语种;我会买很多书给他,跟他一起讨论勃朗特三姐妹、大小仲马、村上春树、余秋雨;我希望他也会玩游戏打电动,爱运动也爱生活;我也希望他能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警戒心。
会不会太理想了。
03 • 活得像人
『碎碎念』
小标题其实来源于很久以前看到的一副对联——
上联: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可不要
下联:琴棋书画诗酒花,非要不可
横批:活得像人
无论是“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还是诗意的理想生活,我希望你我都能与之平和相处,成长为一个温柔又不失锋芒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