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131:孔子人格的外化表现

《论语》131:孔子人格的外化表现

作者: 东风阁主 | 来源:发表于2023-10-23 22:51 被阅读0次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暴戾,恭敬而安详。这是弟子们记录孔子的日常神态。

可以说,我人生的几十年当中,从没见过这样的人,如果真实,孔子的人格和修养已经超出常人。

我们都可能在生活中遇到温和的人,但是温和之人大多性格软弱,他们之所以表现出软弱,其实是害怕被攻击,也是自己内心软弱的投射,他们很难做到对人严厉,而温和会促使别人不把他当回事,所以我会同情这样的人,但我潜意识也一样不会把他当回事。

而能做到既温和——温和给人支持,让人喜欢;同时严厉——严厉给人边界、推人前进,让人敬畏。

我们也会遇到威严的人,但威严之人多半性格僵硬,严肃、不苟言笑的背后其实很多是对创伤的掩盖,这样的人看着可怕,其实内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强大,但是可能会通过恐吓、暴力的手段行事。

而孔子既威严同时不暴戾,他的威严就更可能是一种心中之气的展现,而不是对内心恐惧的压制。

恭敬但不紧绷僵硬,而是安详放松,这样的状态我也是从未见过。孔子的整体状态,可以说是中庸的现实表现,恰到好处,既柔软又严厉,既能给人支持,又边界清楚,不过度侵入,让人尊重。

相关文章

  • 孔子学说

    中国哲学史 一、先秦哲学 儒家学说-孔子学说 首先,孔子的价值表现在其人格典范上。 其次,孔子奠定了以“仁爱”为中...

  • 中国书法大赛李士杰论语心得

    李士杰:(论语)感悟(新版)和李士杰一起,从孔子的简约朴素中,领略社会人格的自我实现、以身践行。(论语》的朴素和温...

  • 《论语》里孔子的“敏”2022-07-12

    《论语》里孔子的“敏” (一)《论语》里的“敏” 最近读《论语》,对孔子讲的“敏”,感触颇深。 在第17章中,孔子...

  •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 译:孔子说:“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成就自己的人格,而现在的学...

  • 论语新视界040|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起来,学《论语》! 春秋末期,礼崩乐坏,违礼、犯上的事情不断发生。对于这些僭礼行为,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孔子认为...

  • 人才 人格 人文

    作息调整I:第43天 《论语》阅读:第14天 孔子崇尚的是全人教育,人才教育,人格教育,人文教育 在遥远的古代,孔...

  • 《论语》9:意外收获,《论语》之美

    不同的人接近《论语》的目的不同。朱熹说:“理会得《论语》,便是孔子。”,《论语》是了解孔子思想的入口;江湖中传言“...

  • 【读书笔记】论语

    今天阅读了孔子的《论语》。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集而成,记录孔子的言行。其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原则、...

  • 《于丹“论语”心得》笔记:做君子就是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

    这一章分享的是关于君子之道。在整个论语中,“君子”出现了100多次,原来“君子”也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透过...

  • 【南怀瑾老师】人格养成的三个必要条件

    编辑 ​ 人格养成的三个必要条件 本文摘录自 《论语别裁》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告诉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131:孔子人格的外化表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kjd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