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6《独享教师的这份幸福感》(《教师的解放与超越》李镇西)
教师的幸福感体现或许不是来自工作的本身,而是源自于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如果撇开学生的考试成绩,我还会对他们生气吗?每一个来到我面前的孩子都会战战兢兢的,我承认有些时候我或许比较严格,但是这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违纪犯错上。大多数时间我都是和蔼可亲的,或许也正因为如此让我收获了一批小迷妹、迷弟吧。虽然我做不到像李老师那样无微不至,但至少在学生心中没有那么强烈的厌恶感吧。我时常告诫自己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一定要冷静处理。也许是因为我这种宁折不弯的刚强,对于原则上的错误都比较上火。就在今日又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态度。所以每次当自己的觉得不足的时候,或工作情绪低落时。我都会去李镇西老师的书籍中去寻找一篇乐土,去看看他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尔后再去看看我的学生,仿佛他们都变得憨厚可爱了,那种失落的情绪便已烟消云散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的走留是一直都存在的,特别是名办学校,这学期我班也来了几位新同学,因为八年级被拆分了一个班。其中一个男孩子可能刚到我们班不了解我们的管理和班级规则。昨天就在向班上的同学借钱,上课在写借条,结果被好心的同学发现了。告知了老师传到了我这里,刚接到这个信息时我非常的生气,也没有管什么理由就对其进行了一顿批评,觉得他这种行为是对学习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他借钱是为了修手机。本身他自己的学习成绩就不是很好,还想着修手机,这是让我生气的地方。批评过后,我便告知这个孩子说,我会和你爸爸沟通这件事。结果这个孩子就回了一句:老师我爸爸不会接电话的,我也很讨厌他。当听到此处我就知道这个孩子的事情或许没有这么简单。或许在他的家庭中有很大的问题,这时候我便有些悔意了。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斥责他,对于这件事我也没有和他多说,由于还要上课,就告诉他下午再抽时间和他聊。
通过下午的沟通了解到两个信息,第一这个孩子是湛江的,第二他的父亲有种典型的游手好闲的错觉。这似乎是一种地域性代表,这边的观点似乎还存着一种重男轻女的不良现象。所以他们家几乎都是全靠着妈妈在维持着生活,听到此处我便大致明白了这个孩子的心理问题。我也对此做了一些教育措施,慢慢去改变这个孩子。至少能让他感受到班级的体验感。因为不管怎么说,只要坐在教室里面的孩子我对他就有一份责任。这或许就是教师的幸福之处吧。所以我的职业幸福就是能和这些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能够触及他们的内心深处。能够发现那么多的思想和个体。这是其他职业不曾拥有的,我因此而一直热衷着教师这个职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