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期许——遇见美好的自己!
年终复盘……
2019,行走在闹闹轰轰的简书街头。耍大刀的、玩字画的、一群一群的人各自围成一堆,宣扬着自己心中的“神”,外围的观众茫然地拍手鼓掌……远离了那些散发着文学社团传单的大街,不经意间,在闹市后面的背街里,像小教堂般,有一处闪着光的存在——寻虎纯文学。
充满好奇的我,进入了这间萤火闪烁的教室。
教室很简朴,学员们大多席地而座。寻虎老师一袭长衫站在讲桌前,身后的黑板上,刻划着几个大字——意象流写作。
意象流?从没有听说过。哪门哪派?这是寻虎老师自创的、自成一体的写作方法。我回头看看教室里的其他同学,想从大家的眼睛里读到大家对意象流的理解,看到的都是空洞的眼神和疑虑的表情。
呵呵,应该是咳咳吧。
先这样吧,给大家提出意象流的写作,先给大家一个印象。我们的写作,主要是为了表现。表现什么?表现心!怎么表现?意象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用最精确的大白话表现出来就好。不抒情、不剧透、不说教!
不抒情、不剧透、不说教?
我有些疑惑,上学时,老师所教的作文,最后都是要求“升华”一下,抒发自己的热爱之情——爱国、爱家、热爱老师,母爱伟大……这些不都是永恒的主题吗?
不理解,先不要求理解,做小卡片,记住——不抒情、不剧透、不说教。真正的情都在字里行间,每个字词都含情含意。慢慢来吧,先给大家布置一下我们的必读书目——朱光潜《谈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朱立元《西方美学史》,逐渐学会对美的鉴赏。
第一堂课下来,我心下轻松,不管怎么说,我再不用绞尽脑汁地狗尾续貂。写完油菜地,再添一句“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祖国,山河如画!”或者“我仿佛看到农民 对油菜丰收的渴望!”这样的字句,还得仰望着老师,从他的表情,或者根本就不敢看老师,只竖起耳朵听他评判,看他是否觉得抒情到位。这种新奇自由的教学,让我对教室多了一分依恋,随时溜达着去教室里浸淫。
《红楼梦》中密集的意象——黛玉初到贾府,见外祖母和众姐妹,是作者沉浸在黛玉身上,以黛玉的体验来体验,先是见了贾母,接下来的三姊妹,是按看到的先后顺序来的。并非说作者来个主次描写,而是意象里转换就是那样。
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黛玉思忖道:“这些人个 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丫鬟拥着一个丽人从后房进来……
在听到王熙凤声音的场景中,并非技巧高超。而是在意象里,作者只能听到。
从此,课堂渐渐活跃起来。一到星期六,同学们早早地准备好小本子,或搬来小板凳,或席地而座,来不及的,爬楼也要听讲。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杜拉斯《情人》、纳博科夫《众神》《O小姐》、茨威格《鸟》、卡夫卡《变形记》……这些大师们怎样发散出来,怎么在进行场景描写——意象,还是意象的此在展开!
此在,就是此时此刻发生。不是回忆,也不是想象。静静地沉浸下来,意象中浮现的景象、听到的声音,就是你写作所需要表现的。切记,不立意、不预设。
教室里传来了热热闹闹的讨论声,得到寻虎老师点评的作品,让大家体会到了表述不准确的缺陷,体会到成语、形容词对表现的局限,也对比出了文豪们对文字的承接,准确到令人无法启及的高度。
意象如悬挂在我头顶的灯塔,寻虎纯文学教室,如暗夜里璀璨的星空。
写作去——静静地坐着,泡一杯茶,等待意象的浮现,承接语言的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