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437天
原文阅读: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讲解:
子夏说:“广博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就切身之处提出疑问,从眼下的问题展开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启发思考:
子夏的这个话非常有名,对后世影响很大。
“博学而笃志”,是要广泛地学习,更是要笃实于自己的志向。学习第一是立志,有志向才有学习的目标方向和范围边界。学海无涯,得有个选择,每学一点东西,都要有一个落实处,知行合一。
《中庸》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一定是最后落到笃行上。学什么要服务于自己的志向,学什么就等于做什么,学到的要落实到去践行、用得上。否则,就成了追新逐异,道听途说,夸夸其谈,这不是真学习。
现实中,没有笃志笃行,学习没有目标,是最常见的问题。很多人都有一种“知识焦虑症”,老觉得不学习不行,不知道需要学什么,也不肯踏踏实实去学,总是听谁讲得新鲜,有“新东西”,就趋之若鹜。学的那些新奇说法,一个字也没有切问、近思、笃志、笃行,只用于和朋友夸夸其谈,这就是口耳之学,务求人知,是伪学也。
“切问而近思”。“切”,是切己体察,是关切义理;“近”,是别想得太远,就是从自己日用常行,手上正在做的事上去琢磨思辨。对“近思”的一般解释是,“近思于己所能及之事”,“不驰心高远,就其切近者而思之”,“所谓能近取譬也”等等。宋代大儒朱熹和吕祖谦合编的《近思录》取“近思”作书名,正是源于本章。
宋代理学家、教育家程颐回答弟子问“如何是近思?”时说,“以类而推”。他主张“近思”是自近小始,推及远大的意思,并非囿止于近小之思。朱熹极赞赏程颐对“如何是近思”的回答:“程子说得‘推’字极好”,“以类而推者,如修身之推齐家,齐家推之而治国,亲亲推之而仁民,仁民推之而爱物之类,只是从易晓者推将去,一步又一步,若远去寻,则不切于己。”这样“以类而推”,岂不就是《大学》“三纲八目”修身治人的节目序次。
朱熹还认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四者皆学问思辨之事,未及乎力行而为仁也”。他强调“于日用处一意下工夫”。这个“工夫”,不只是在日用处思辨理会,而且还是在日用处践履力行。惟知行并举,方能渐而进入“体用无间”的洒然融释境地。
如其弟子叶采诠解卷五“克治”一篇旨意时,便看得分明:“此卷论力行,盖穷理既明,涵养既原,及推于行己之间,尤当尽其克治之力也。”可见,《近思录》教人修身治人,可不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书名“近思”,内中实兼合“力行”之事。
“广博地学习,坚定志向,诚恳地发问,切近地思考”,为什么说“仁就在其中”呢?因为“仁”是需要学习的,要广泛地学,还要深入地问;要坚定心意,一心一意地学,还要切合人生体验思考。孔子说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阳货篇第十七》第8章)。这里子夏讲了学习和追求仁的关系,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发挥。
有学者把《论语》中“仁”的基本内容,归纳为血缘伦理、成人品格和社会伦理三个层级的含义。血缘伦理是为人的根本,成人品格是对个人素养的静态的要求,社会伦理则是对个人社会活动的动态的规范。这三个层级,由内而外,由个人到群体(社会),构建起一个严密的“仁”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的指向或根本目的,就是营造以“仁”为核心理念的和谐社会。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是为学方法,与仁貌似无直接关系,但《论语》中多有“在其中”的表达,将两件似无直接关联,甚至是相反的事联系在一起。这一表达法,揭示了人的行为的结果与动机的复杂性。
二程也认为“近思”有关儒家“仁”学宏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
“博学”是大规模学,是博闻强记,如不用心记,终是无益;“切问”是获知的方法,但如不由近及远,“切问”是做不到的,会不着边际。由近及远是渐进过程,“博学”因此而成立。广泛地学习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联系当下情况思考。
而且,为学本身不是仁,但如依此章所示而为学,仁也会随之而获得培植。孔门的思想和践行正是以仁为宗旨,以学为路径。 苏东坡说过:“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博学 、笃志、切问、近思的学习,才是真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这样的治学方法和追求仁德的信念,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学习修为依然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