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托管服务一直都有,中午在校吃饭以及下午三点到四点四十之间的课程都算。每天算下来也有两三个小时,家长每月交80元,还是很划算的。在这以前,孩子们中午回去吃饭,下午三四点钟就放学了,老师们休息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常有老教师感慨:宁愿不要这点延时补贴,也不想参与托管。他们可能以为这是最长上班时间了,错了,“双减”政策下,六点才是下班时间。
算一算,早上八点到班,下午六点下班,妥妥的十小时。班主任要怎么想呢?就当把在家备课移到了学校里,就当把放学后与家长的沟通放在了学校,就当能看着某些不自觉的孩子在学校里把作业做完。原来每周五学生三点放学,老师们就留下来开会和培训,据说这些事情以后得放在六点以后了,那啥时候下班呢?那些住得远的老师什么时候能到家呢?老师的披星戴月形象是不是更加鲜明啦?

我以为这是一种回归,毕竟我们小时候读书都是自己的事,家长压根不怎么操心,读得进去就读,读不进去就出来干活。现在延时放学,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学校里把作业做完,回去不要折磨家长。小升初现在也是相对公平的摇号政策,校与校之间的差距会小很多,大家不必为了上一个好初中从小学开始就头破血流。我们当年也是的啊,能考上重点高中的真的是扎实稳定,一些天资好的孩子确实能够被挖掘出来。
事实上我好像想得有点简单,今天来问孩子们是不是都不能上培优班了,答曰还在上。怎么回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是周末不让补习学科类吗?那我就周一到周五补习啊,周末我再去补习艺术类。所以孩子们减负了吗?六点钟放学,到家吃个饭得七点吧,又匆匆忙忙地去补课,九点到家,十点钟还睡不了啊。原来说不定周间还可以放松下,这下岂不是更累了吗?孩子们受得了吗?心疼他们。

国家已经最大程度地为家长们着想了,不仅不收学费,这延长的托管时间也是加量不加价——一分不收。那家长们为什么还那么不愿放松呢?内卷的形势还在啊。昨天看一篇文章,广东省实验中学新招的老师中,北大清华一大堆。义务教育阶段可以舒服点,然而高考和就业还在前面等着亲爱的孩子们。中考得拿出真金白银来,否则可能连高中都上不了。说到底,还是蛋糕不够多,参与分配的人没有安全感。
社会在进步,相信明天会更好。
2021年8月31日星期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