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人现在好!在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如果觉得孩子不懂事,就要教他这样做。这一节里,我们继续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的第五部分:不要认为他还小,这些道理他已经能明白了。
在“我能解决问题”字词游戏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们也会尝试用这些词语来交谈或解决问题了。
但是所有办法都不是万能的,所以,我们很快发现,新学来的办法又不好使了——孩子又因为同样的事情打架和哭闹。此时,我们不禁怀疑这种方法的作用,或想放弃,重新回到惩罚与呵斥管教方式。
其实,字词游戏并不能使孩子马上掌握解决问题技巧,这不现实。这些游戏只是孩子们在学会真正解决问题之前做的基础练习,只有他们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应用得当。
在解决问题前,还有几组字词需要孩子熟悉,它们是:合适的时间与不合适的时间、如果与那么、可能与或许、为什么与因为、公平与不公平。
这些词组可以帮助孩子接受一些他们不能改变的限制,使他们在不能马上得到某样东西、不能马上做到某件事时减少沮丧的感觉,有效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而通过“如果和那么”这组词语来进行游戏和学习,可以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先想办法协调,而不是由着自己的冲动从而发生矛盾。比如:
如果你上午玩这个小飞机,那么下午就给我玩。
如果我打了明明,那么他也有可能会打我。
通过可能与或许的练习,就可以在思考时对行为的后果进行预见。比如:如果我抢了南南的玩具,那么他可能会再抢回去,或许我们还会打架。
这些词组与之前学过的那些,组成了帮助孩子认识和预见人际冲突后果的最有效的技能。经过反复的练习与正确的指引,锻炼他们以不同的角度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在进行练习的时候,也可以由几个家庭组成团队一起来做,互相交流与沟通。特别是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也可以在与其他家庭孩子的共同游戏中,使孩子收获更稳定的友情。
这样的字词游戏做的越多,孩子们用得越熟练,他们运用的基础就会越扎实,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就越容易。
“合适的时间与不合适的时间”这对词,可以使孩子了解,一些事情能够成功解决,“时机”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词组的认识,可以通过大量的游戏来训练他们。但一定要注意是游戏,所以不要显出是为了通过游戏教育他们。
比如:
南南在睡觉时,我们大声说话是合适的时间还是不合适的时间?
我在接电话时,你和我说话是合适的时间还是不合适的时间?
姐姐在读书的时候,我们把电视声音开很大,是合适的时间还是不合适的时间?
南南和明明一起玩的时候,我想要南南和我一起玩,是合适的时间还是不合适的时间?
这些练习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来进行,也可以在购物或者回家的路上开始,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因素,使孩子们更愿意进行下去,以熟练掌握关于“时机”的重要性。
在孩子想在不合适的时间玩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些词语来提醒他们。比如要吃饭了,南南却依然不想回家,想继续玩沙子:
妈妈叫南南:你想现在玩沙子,可是我们都要吃饭了。
南南问妈妈:妈妈我能不能同时玩沙子和吃饭?
妈妈不同意,然后问南南:如果你现在不吃饭的话,那么大家吃完你就要饿着了哦。现在玩沙子,是合适的时间还是不合适的时间呢?
孩子理解了这对词的含义之后,自然就会思考有关时机的问题。
对如果和那么词组的练习,也可以在吃饭时进行:
比如:如果我们在喝牛奶,那么我们喝的就不是果汁。
如果我们都坐在餐厅里,那么就不是坐在厨房。
如果我拿了幼儿园的玩具,那么老师会因为找不到而着急。
通过对这些词组的大量练习,不但可以使孩子们学会判断他人的感受,也能用来思考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还能帮助孩子们发现别人的一些喜好。
对于可能和或许词组的练习,有助于提醒孩子,有些时候人并不能马上知道他人的感受,我们还需要问一下。随着不断地练习,他们会更加熟练的关注自己与他人的感受,慢慢地明白,一个办法行不通的话,还可以尝试使用其它的办法。
让我们继续假设南南和明明又因为抢玩具发生了矛盾,这次是明明抢了南南手里汽球。
妈妈看到南南在生气,便一眼看穿了问题所在,但是她已经学会了“我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马上呵斥明明,也没有去安抚南南。他把两个孩子都叫到身边,建议开始玩游戏。
妈妈说:你们开心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呢?
两个孩子同时做出了开心时的笑脸,于是妈妈夸奖他们做的不错。接着继续进行。
妈妈又问:那你们伤心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呢?
两个孩子调皮地装作要哭的样子,并看着彼此笑起来。
妈妈继续问道:明明,你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
明明于是愉快地做了生气的表情。
妈妈又问:南南,如果有人给了你喜欢的玩具,你有什么感受呢?
南南回答:开心。
妈妈说:那么,现在我们假设明明收到了喜欢的玩具,却被对门的佳佳抢走了,南南,明明会有什么感觉呢?
南南回答说:生气呗!
妈妈继续说道:或许明明会生气,或许他会有点伤心。我说或许是因为我也不确定他怎么想的,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呢?
南南抢着说:问下明明就行啦!
明明马上回答:我会生气的!
妈妈继续问:那如果佳佳把玩具还给了明明,南南认为明明会有什么感觉呢?
南南马上明白了,他笑着问明明,是不是很开心。两个孩子一边玩游戏一边嘻嘻哈哈地又和好了。
在这个游戏中,妈妈没有直接评讲矛盾,也没有试图去帮他们解决问题,只是把学过的词引入到实际当中,这样能更有效地使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与他人感受之间有什么关系。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会发现孩子们虽然年龄小,但这些道理和感受,他们依然能很快掌握。
孩子们之间的问题,在很多时候并没有明显的对错,他们也不太在乎对错。所以不必急于去处理,完全可以通过及时的小游戏,加深他们的认识,在以后的玩耍当中,把游戏和现实更好的联系起来。
在这一节里,讲了通过一些深入的字词游戏,使孩子们明白关注自身的重要性,淡化他们在想得到什么东西,或想做什么事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沮丧感;通过及时引入的游戏,也使孩子们更快的理解自己的行为与他人感受之间的联系。
下一节,我们继续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的第六部分:他哭闹、咬人、不讲道理,用这些办法马上就解决。接着谈通过游戏训练孩子思考能力的技巧。
针对这节内容,留给我们的思考题是:在传统的教育观里,爸爸们一直都充当着严父的角色。即使是现在,新手爸爸也往往只想做个旁观者。其实这种观念是错的,参与到孩子的管教中来,才能使孩子体会到完美的父爱。那么,你认为爸爸在孩子的管教过程中能做些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