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炎热的天气终于在白露到来的日子里暂告一个段落了,下午走出餐厅的时候,已经是夜幕降临,雨滴开始稀稀拉拉的飘落,地面已经濡湿许久,远处灯光的影像已经可以倒映在了地面上。
随着夜色的浓重,雨滴也在瞬间更加的密集了起来,在从餐厅到车子的短短路途中,已经可以听到雨水拍打树叶的声音,大家互相招呼着一路小跑坐上了车子,几分钟之后等车子出发时,窗外已经成了片片雨帘,车窗上模糊到了看不清外界的事物。在回来的路上,车子行进着,我思考着。
今天的讲座都是大咖级别的人物,有北大继续教育学院的培训专家,也有北京101中学的特级教师、副校长程翔老师,尽管都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可是在大伙的眼中他们依旧那样的神采奕奕,精神头十足!在下课走出教室的时候,我不由得感慨:是因为出了名才有精神头,还是因为有了精神头才出了名呢?尽管只是调侃,但是内心里在不停的告诉自己——“奋斗的人生最精彩,北大的学习最难忘!”(这是写在笔记本扉页的一句话)。
依旧和前几天的学习感受一样,学到的知识是一种收获,而感悟到的精神更是一种别样的收获。
在晨光中,我们一起诵读《观书》、《秋瑾诗三首》,偌大的教室里,书声琅琅,学生们的老师在这里都成了老师的学生,四顾三秒钟,这些学生竟然一个比一个朗诵的专注、卖力!
诵读结束后,今天的主讲专家——刘丽萍老师微笑亮相,一件香蕉黄色的西服,一条黑色的A字群,恰似一缕阳光让大家眼前一亮,微笑的面庞上流露着睿智的神采,张口便问大家好!和蔼、亲切。
今天的主题是《教育中的爱与智慧》、《教师子女的正向养育》,刘老师告诉大家,无论讲什么,她的初衷都是做一名幸福的传递者。在整整三个小时的课程里,刘老师给我们结合实例解读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问题,明确地告诉我们)师德,是教育中的精髓。从当下火热的电视剧《小欢喜》中折射出来的家庭教育的问题,到北大弑母案的剖析解说,再到她身边亲自接触到了案例,深入浅出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师德不只是教师在课堂、在学校的那点事,更有与家庭教育相关的种种问题,作为教师,也为人父母,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自己角色里的不足和问题。在整个讲座中,我不时听到身边伙伴们一次次发出惊叹、惋惜的声音,更有坐在我旁边的老师频频点头——说的真对,就是这样的......仿佛刘老师说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发生在他的身上一般,也许这种感同身受更能引起我们作为教师、也作为父母的自己深思吧!
我们可以吧学生当成孩子爱,可是不能把孩子当成学生教!
这句话对自己的触动真的很大,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自己的角色混淆了,在下班回到家里的那一刻,没有脱掉角色,而由此带给自己孩子很多的伤害,当看到那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的时候,教室里一片寂静。也许,当我们在研讨如何上好每一节课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扮演好不同身份的角色吧。
北京101学校是一座“幸运”的学校,这是我发自内心的一句感慨。出了与北大一路之隔,与清华隔园相望,中国最顶级的两所大学都是它的邻居,这让中国千千万万座学校情以何堪啊!尽管校门很朴素,很陈旧,那块书写着校名的牌子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度春与秋,可是这丝毫不影响这里辈出人才,程翔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程老师说他早上刚刚给孩子们默写了古诗,并且纠正了错字,而下午便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早上还是和我们一样,是学生的老师,而下午便成了老师的老师。一边说,一边微笑着,一米八五的个头,清瘦的面庞,挺拔的身躯,温和的语气,这样的老师会讲些什么呢?我很期待。
《论“专业阅读”》,课题一出现,我便笃定地认为他要给我们将教师如何读书的问题,可是一旦进入课堂,却发现自己的理解偏差很大。程老师是提及到了老师读书的问题,可是他真正强调的却是学生的“专业阅读”,强调的是如何“把学生从非专业读者培养成专业读者”的问题,如何把一个接纳者培养成一个“专业读者”的问题。这是一个“虚心涵养”的过程,漫长的过程。
阅读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的以文字为主要对象的视觉行为,既有认读技能,又要有领悟技能。如果想让学生能够变得专业,那么老师首先得是专业的。只有老师能够从专业的眼光去阅读理解文本,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方式,进而养成专业阅读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很多我们在课堂上出现的“悖本阅读”,我们总是一笑而过,但是当我们笑的那一瞬间间,其实站在讲台上的自己就已经很不专业了,在那一刻我们就应该及时制止,并且很清晰地告诉学生们,不能如此戏谑。回头想想自己的课堂,每当遇到这样的“悖本阅读”的现象时,自己要么忽视过去,要么还会和孩子们一起调侃一番,现在想来,委实惭愧呢,这是多么的不专业呢。长此以往,也许课堂的氛围是活跃了,轻松了,可是却让语文课失去了专业的精神,专业的意识,让语文课失去了“语文味”,语文还是语文吗?
当下,我们都在提倡阅读,大量阅读,而且部编版的教材就是一阅读为基础的,可是不专业的阅读似乎收效甚微,并没有真正的实现阅读的目的,只是停留在了表象的阶段。我们是读了书,可是是专业的阅读吗?不是,充其量是知道了几个故事,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最终告诉孩子“小说就是故事”这样错误的概念,而只是被故事吸引的孩子们,最终也没有能够明白“故事”和“故事情节”是两码事,一个只是图热闹,一个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读小说,是为了厘清情节,而不是知道故事,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达到专业阅读的目的,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课标。
部编版的教材新增了三个新“类型”的课文——议论文、小说、戏剧。而这样三个司空见惯的类型,却正是培养学生专业阅读的好素材。我们要将议论文的多样性了解了,同时也不能忽视议论文的规范性,从最基本的议论文的要素一一学起,最终达到“作者意”易读,而“读者意”畅谈,这样我们的学习才是专业的阅读;而小说就不能只是教会三要素了,想想自己总是在强调“三要素”,还一直以为自己教的很清晰,殊不知自己的教学一直都浮在了水面上,而没有专业的阅读,没有触碰到语文更深的内涵,三要素只是形式的东西,而情节中的一次次意外却是我们锻炼思维的好时机,这就是小说的本质了吧。戏剧的学习,我们是学“剧本”,而不是学“戏剧”,故而,我们要会用“话轮转换”的理论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对话语体,最终达到将孩子们的日常话语装换为艺术话语和科学话语,为高中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这两大话语体系也就是一个人后天的文化修养的程度,也就从根本上上说明了为何初中的孩子要文科、理科都要学习的原因。如此教学,一个初中毕业的孩子理应具备“全文体阅读”的水平。由专业的阅读来促进孩子们能力的提升,最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诗经》在部编版的教材中出现了四首,我们将《关雎》、《蒹葭》、《子衿》都归结为爱情诗歌,而《式微》则归于劳动者对统治者的怨言。但是《诗经》如此定位,也只是百余年来的见地。曾经在过去的漫长的历史年代,《诗经》曾一度并不是文学的作品,而是统治阶级用来治理天下的政治书籍,这里涉及到了“经学”和“文学”的问题,在历史上有很多的大家都曾经诠释过《诗经》,各抒己见,各执一词,褒贬不一,理解更是五花八门,就连孔老夫子也曾经说过《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个评价无论是对于音乐,还是诗句都是很中肯的。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由此可知,《关雎》是当时著名乐曲,得到了孔子高度重视。对于我们一直都认为的爱情诗,从这里我们会有新的认识,它不只是爱情诗,更是一种先民们期盼婚姻幸福久长的一种婚礼仪式,一种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也是孔子梦寐以求的“周朝礼乐”......
下课的铃声响起,可是大伙还是意犹未尽,如此解读《诗经》,不仅通俗,而且追根溯源,自此,对《诗经》有了给为开阔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笃定的明确了一件事——真的开始明白经典为何被称之为“经典”了。
讲座涵义深几许,育人教书,收获无重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