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合趋同,千里相从; 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淮南子·说山训》
隔重楼板隔重山
丰子恺的散文《楼板》中提到他曾在上海租住别人房子的事情。三开间的一座楼屋住了包括二房东在内的三家人,他本以为此后将同这素不相识的两户人家,朝夕同堂,出人同门,将来一定比与久疏的亲戚要亲近得多,结下一段偶然而奇妙的因缘。但事实是,在他租住这房子的六个月之间,与隔一重楼板的二房东家及隔一所客堂的对门人家虽朝夕相见,声音相闻,却始终不曾往来,不相交语,偶然在门口或天井里交臂,对方却故意侧目而过,反似结了仇怨。人与人这样冷淡的对待,使他感慨“分居于空气不同的两个世界”的人竟会“隔重楼板隔重山”。
思考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三观的不同。古语有云: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志同道合的人纵使天南地北,也会因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而千里相会。而道不同者,自然难以共谋事; 话不投机半句多,最后必然也是视而不见,“纵使相逢应不识”。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不可强求。这也是每个人, 每一个群体的自由选择。而我们应该倡导的,无非是珍惜每一个相逢且彼此看重的人,同时正视并宽容异己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