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吕康楠【原创】:习惯,不仅仅是一种行为……

吕康楠【原创】:习惯,不仅仅是一种行为……

作者: 吕康楠 | 来源:发表于2017-08-11 21:59 被阅读0次

习惯,不仅仅是一种行为

《名利场》作者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由此可见,习惯行为在我们生活、工作与学习中的重要性。有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有的习惯是后天性工作中养成的等等。

当我们做事前习惯于……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享受。不知道各位读友可曾有过如此体会:当我们做某件事前习惯性的有某个动作或行为时,总会有人说“你咋这么多事”,要么就是“哎呀,烦不烦啊”,或者是“没必要这样,不就是简单的事嘛”等等。

记得小时候,妈妈担心我吃水饺怕烫,每次在睡觉出锅时,会将捞出来的水饺置于凉水之中冷却数秒后再捞出来。这个简单的动作将我“宠”成了至今每次吃水饺前务必会过凉水。长大以后,每次妈妈都会说“你还小吗?还怕烫。”实际上,小的时候是怕烫,但现在是喜欢那种水饺面皮在滚烫的开水中出锅后再经过极度冷却时的物理反应:韧性十足,有嚼劲。吃面食也是如此,朋友开始时不解问到“你事真不少,还得过凉水?”实际上,这种美好的口感何尝又不是一种享受呢?

我是做金融风控工作出身,因此对数据敏感、细节留神,工作中的态度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带到生活中,没错,也就是大家伙常说的“职业病”。记得有一次请一位老大哥吃饭,结账的时候我习惯性的向服务员索要了账单,下意识的对菜单和价格及酒水进行了核对,老大哥说“吃个饭结账,又不是好几百块钱,你还去核对……。”虽然那次没有出现差错,不过最后结账的时候,心里还是踏实很多。并不是在乎服务员算错时的数额差额,而是心里追求的是一种完美的感觉与踏实的享受。

那次请他吃饭比较幸运,服务员没有算错账,但之后他请我的时候就没那么幸运了。也是到了最后结账的时候,我又习惯性索要账单核对。老大哥说“你看你又来了,人家天天算,算得比你准,别算了走吧。”我还是坚持的算完,最后的结果是,比服务员报账要少40元钱。因为当时是烧烤旺季,服务员忙不过来,我们订的20串烧烤退了,但服务员并没有减项,因此结账时会多报40元。老大哥一听对方多要了40元也乐呵了,说“你们天天算也有走眼的时候啊?幸亏我这兄弟核对了一遍,要不然我多掏了40元钱。”

事后我和他说,我这样做并不是全然的不相信他们,但他们也是人,而涉及到金钱利益,我们自己都不仔细,还能指望谁?但凡有点损失,对方岂会再理你?所以说,我享受这种行为习惯给我带来的踏实感觉,而且这件事折射出的现象并不是锱铢必较,而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细节之处反射出一个人对事情的态度,小处不留意,自成大患。老大哥亲身经历后有过体会,虽然数额不大,但多多少少也是次教训。所以说,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防微杜渐,不可恶小而为却善小不为。写的有点跑题了,没关系,知道大家伙理解我的意思……

我们以后在工作中也好,正常的社交中也罢,当看到有人习惯性的做某个动作或行为时,千万不要觉得这个人另类或不正常,每个人做每件事都不是无理无据,每个人应该尊重任何人的行为习惯。当然,这个行为习惯不可以给其他人带来烦恼与不便。比如,有人吃饭习惯到菜盘中央夹菜、喜欢打断别人与另外一个人的讲话等等,这是恶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吕康楠【原创】:习惯,不仅仅是一种行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ar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