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了凡四训》学习第十期——善无大小    修诸善业

《了凡四训》学习第十期——善无大小    修诸善业

作者: 涛声依旧纽约客 | 来源:发表于2023-02-14 00:03 被阅读0次

 

作为学习代表今天接着聊《了凡四训》第三部分积善之方中“善”的话题。我想我们唯有搞清楚各式各样的“善”才能有的放矢,不走弯路,事半功倍。

那么大家考虑过什么叫是非之善呢?我们听一下了凡先生用什么样的故事来给我们明示的。

故事说春秋时期,鲁国法律规定,只要是鲁国人把在其他诸侯国做奴仆的鲁人赎回来,都可以获得官府的赏金。孔子的得意di子子贡赎回了人却不接收官府的钱。孔子知道这件事后生气地说:“子贡啊,这件事你做错了。圣人做事情,可以改变社会的风气和习惯,并非只为了个人自得其乐、是否适合自己的意愿才去做。现在鲁国富人少而穷ren多,如果领官府的钱就是不廉洁的话,那拿什么去赎人呢?从此以后,没有人再愿意到其他诸侯国赎人了啊。”

有一次,子路救了一个落水的人,那人送他一头牛作为答谢,子路接受了。孔子听到后很高兴地说:“从此鲁国救助落水的人就会多起来了。”

从世俗眼光来看,子贡不要官府的钱是较为高尚的,而子路要了人家的牛是不太好的,但孔子却赞许子路而批评子贡。因此,我们才明白做善事,不能只看当下的行为,而是要看是否会对以后造成什么影响;不能单纯计较一时的效果,而是要看能否维持得长远;不能只顾及个人,而是要考虑能否推及天下。

即使当前做的是好事,但流传下去足以害人,那么这就是看上去似乎是好事,而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虽然现在做的不是好事,但扩散流传之后却可以帮助更多人,那么看上去似乎不是好事,而实际上却是真的好事。这种是非观确实需要大的格局才能看得清楚。

所以我们越是学习,就越能打破偏见,向着正确的方向来修心养性,来持续行善。下面我们讲另外一个故事来说说满善和半善的道理。

这个故事是说从前有位qiong人家的女子,她非常虔诚地到寺院上香,想施舍一些财物给寺院,但是翻来翻去全身上下只有两文钱,于是她就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两文钱捐给了寺院,寺院的住持看到了这个情形之后亲zi为这个女子来举xing祈福的仪式,我们也说叫法事。

后来这个女子被选进皇宫,成了妃子,一下子荣华富贵了,然后又来到寺院还愿,这次她带了上千两的银子来布施给这家寺院,这次住持没有出来迎接,只是让自己的弟zi出面为这个女子祈福回向。这个女子非常不理解,她说:师fu,上次我只给寺院施舍了两文钱,您作为寺院的住持亲zi来为我祈福,这次我捐了上千两银子,您却派了徒弟来做法事,这是为什么?

住持说,您上次布施的钱财虽然少,但您的心非常真诚,如果不是我住持亲zi来为您祈福我觉得不足以报答您的功德。今天,您布施的钱财虽然多,但是您的心意不如上一次那么真诚了,所以我派我的弟zi来为您祈福也就足够,这就是所谓的“千金为半善,两文为满善”的道理。所以,半与满不在于施舍布施的钱财多少,而全在布施者的一颗心。

行善而心不执着于善,就能够随心所愿成就善行,功德yuan满心如果执着于善,即使终身勤勉,也只能达到半善而已。所以关于行善,佛家还有“三轮体空”的说法。

什么是三轮体空呢?是说“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我们普通人就有这种思想啊,给人点好处念念不忘,恨不得让人家一辈子感恩戴德。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他人对你好不好那是他的业,我们多去做好事就对了,别挂碍在心上。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zui纯粹、功德zui大的布施要同时具备三点。一点就是忘了布施财物的自己,第er点是忘了被布施的他人;第三点忘了我们布施的财物,这是提醒我们要一心清净。布施一斗米就可以种无边的福德,布施一文钱也可以消弥万千的罪恶。如果说布施的信念不能忘怀,即便布施万两黄金,福德也不会圆man。

说到这儿也让我们想到,很多凡夫俗子妄心做善事,就是说带着很多的功利心做善事,这是不对的。做点好事生怕天下人不知道,对吧,往脸上贴金,给自己扬名,求心理安慰,想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忏悔啊,人生修行,真的需要修正不liang心态,要去除很多的yu望和习气。给出去没多少,想得到更多的执念占据着你的脑子,觉得能如愿吗?

最后,关于知善行善的道理了凡先生还教会我们“大善和小善”是怎么回事儿。也用一个故事来诠释一下。

古代有个小官吏叫卫仲达,有一天他的魂魄被带到冥府即阴曹地府要接受阎王的审判,阎王ye让左右小鬼拿出来卫仲达的“善事记录本”和“恶事记录本”看看,当然是两种册子,一个好事儿,一个坏事儿。

结果搬来一看才发现,好家伙,一大堆坏事儿本儿,再看善事册子非常少,就像几根筷子样的小卷轴那么多。阎王比较公道地说,来,把好事坏事放一起称一称,结果奇迹出现了,那一大堆恶事儿加在一起的重量却比不上那一小卷轴的善事的重量。卫仲达都觉得很奇怪,于是他就问阎王,他说我今年很年轻啊,也就四十岁,我怎么一生中做那么多的错事犯了那么多的恶呢?

你看阎王ye怎么说:一念不正,就是罪过,不一定非要做了才算,就是说一个人起了恶念就是错了,不一定非要把这事做出来。我们佛教中常讲“身语意”三业,这个“意”业非常的厉害。卫仲达接着说:为什么善事那么少却那么重呢?

阎王ye回答:他说有一次朝廷要大兴土木工程啊,要修三山石桥。大家知道,兴土木就会劳民伤财,你为了避免劳民伤财,虽然只是一个小官吏,但是你也上书制止了这件事情。尽管最hou朝廷也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但你是为了千万老百姓的利益着想,它虽然是感觉正常的善事,其实这是一件大善事,这个大善事就足以弥补你所有的过失。

看到没,善事本无大小,发心却有圣贤和凡人的区别,若是为了自己而行善,再多的善事也只是小善、半善;若是有慈悲心,心怀天下,心量宽广,格局高远,那么就能铸就大善之心,成就大善之行。

其实古人非常提倡在贫贱困难的时候多去积德行善,要比有权有势有钱的时候做善事难能可贵的多。甚至这么说吧,能善而不行善,是之为恶也,能恶而不为恶,是之为善也。那些能在艰苦的时期而克制自己的私欲去成全别人,这样的大善人永远值得我们尊敬!

各位诸君,古人关于善恶的智慧真的与众不同,也希望我们多思考,身体力行的多去做,让人性善良的光辉照耀人间,想想看,我们的社会该有多美好!

相关文章

  • 《十善业道经》三

    1. 《佛说十善业道经》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分毫不善间杂。与《了凡四训》和《俞净意公...

  • 了凡四训(善的大小)

    大家好!通过昨天两个故事的学习,我知道了何为半善和满善,做善事要诚心诚意,要有长远目光,我以为我己经理解了半善与满...

  • 小恶魔

    【日精进打卡第448天】 【今日学习】 读书30分 英语30分 【修心】 践行“了凡四训”十善行 1.与人为善 :...

  • 减肥的脚步在背井离乡

    【日精进打卡第449天】 【今日学习】 读书30分 英语30分 【修心】 践行“了凡四训”十善行 1.与人为善 :...

  • 减肥的脚步在背井离乡

    【日精进打卡第449天】 【今日学习】 读书30分 英语30分 【修心】 践行“了凡四训”十善行 1.与人为善 :...

  • 愿望成真

    【日精进打卡第447天】 【今日学习】 读书30分 英语30分 【修心】 践行“了凡四训”十善行 1.与人为善 :...

  • 人间正道是沧桑

    【日精进打卡第446天】 【今日学习】 读书30分 英语30分 【修心】 践行“了凡四训”十善行 1.与人为善 :...

  • 完美收官

    【日精进打卡第448天】 【今日学习】 读书30分 英语30分 【修心】 践行“了凡四训”十善行 1.与人为善 :...

  • 与人为善

    2018.1.5日《了凡四训》03 与人为善 《了凡四训》学习完有几个月了,但是书里面的智慧值得一辈子学习,...

  • (2) 无善无恶方为中

    多生多劫以来,修行人都是在修一个“善”字,以善为本,“诸善奉行,诸恶莫做”。妙善在此说无善无恶,可能许多修行人难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凡四训》学习第十期——善无大小    修诸善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as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