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一天还是挺忙,中午县里来检查标准化,让把上学期的借还记录和读后感补上,还必须按照人数,1500人,每个月一次,一学期下来,就是6000人次借还,还必须要有6000份读后感。
原来标准化就是这样“被合格”的,几乎所有材料都是补的,都是作假,那即便是验收合格,又有什么用呢?
标准化验收重于学习,因为日常教学只是标准化其中一方面。这样隔三差五的检查、指导工作,不仅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量,还打断了正常教学。
本来这学期就已经被耽搁了两个月,这两个月又是大干三十天,又是加班标准化,又要搬学校,距离小学毕业考试就23天,不知道还会被耽搁多少天。
2
下午正准备让学生把上学期的借还记录补上,结果又是地区检查,又是什么督查,让正常开展教学工作。
放完学,让一起种花,大家都很排斥,我也一样。但转念一想,就这点事,拖也要完成,还耽搁时间,不如干完早点走。
于是一直干,反正奶奶说力气是用不完的,而且越用越多,就当锻炼身体了。
这样干下来,手酸,掌红,还起了两个小水泡,活总算是干完了。聪明的人自然也磨完洋工,大家各取所需,算是共赢。
我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我关系好的,飞飞、小芳、祁书洁、杨云洁、苗苗、小可爱都在干活,邦帮和阿那姑虽然耍了个聪明,也在拉线。我们拉线挖坑种花,为了稍微直一点。
何世祥、裴树云、朵婷、宋麟、朱嘉国也一直在干,还有几个老教师、实习生在帮忙。干活的大概十几个,不干活甚至连磨洋工都不愿意做样子的大概也是十几个。泾渭分明,这也是学校平时的日常。
总有人干活,总有人偷懒,总有人认真,总有人混日子。
我以为可以走,没想到还有补三进两联一交友,还有补科学实验室的借还记录、科学教案、通知单等等。
厚厚一沓,顿时烦躁得不行,把东西往桌子上一扔,去它的,今天不干,吃饭重要,问有没有人去吃饭,大家一拍即合。恰好这时学校通知不用今天补完,明天来加班。
这更合我意,大家决定放下手中事,去巴扎吃点东西。
我走之前看到图书室灯还亮着,帕孜古丽老师还在,我进去说,今天先回去休息,明天还要来加班,整理工作明天再做。
她收拾完,我正急着要走,小芳又来了,说要把图书借还记录补上再走。学校安排每个班补六个月,也就是六次记录,并写读后感。
我们班,本来打算下午做,突然也检查,又说明天要上课,于是我和学生说,明天上午一天阅读,然后把读后感写上,比直接作假要有收获。
谁知放了一半学生,又通知明天不上课,一切都打乱了。
留下小芳和帕孜古丽,我还是先走了,到幼儿园前,他们正在等我,于是一起往巴扎去。
进去后,她们吃东西,我和邦帮去买菜,买完就去饭店等着,点了大份椒麻鸡,几份米饭,加上后来的那生,一共七人,坐着聊天吃饭。
吃完回来,他们上楼后,我又下来和飞飞、云洁散了会步。她们走后,又坐在树下一个人歇了会,听着歌看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