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1月13日。
这段时间以来,班上有数名学生上课很认真,但是进步并不明显,练习时还是错误频现。而在今天的课堂上,我发现了到他们课堂上所表现出了的一些懈怠感,很有可能是努力过后的一种“习得性无助”。
很多的时候,我们都会误以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课,就能学好,事实上这只是我们想当然的自以为是。所谓的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也只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往往这会被我们所忽略。
所以说,学生上课认真,这只是学得好的基础条件,认真努力学习只是增大成功的概率,并不能保证真正学得好,所以不是充要要条件。
事实上,任何领域的成就,都需要通过艰巨的劳动,这又岂是一般人一般意义上的努力所能抵达的。这样说,并非妄自菲薄,我们厘清思维的误区,也是为了更好地把事情做好。
前几天的体育课,让班上的学生在足球场围成一个圈玩丢手绢的游戏,有个女孩子几次都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她本身跑得不够快,又老是喜欢把手绢丢给跑得比她还快的人。这样玩下来,每次都要接受惩罚,她就哭了。我告诉她要把手绢丢给没有你能跑的人,班上的同学此时纷纷建言献策丢给班上某个胖胖的男孩子,很遗憾她都不听,最后我把手绢让给了别的学生来丢。随即我就很班上的人讲,玩游戏要赢也是需要动脑筋的。
这种一味地固执己见的现象,在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当时我就感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其实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有类似的经历。当错误的观念先入为主,就会很难纠正过来。更让人不可思议的,还是坚持着错误的观念、理念而没有察觉。
学习路上,学生之间总有差异,有的人就是想得快,想得对,也有的人什么也想不出来,也有的人思维游离中心,旁斜逸出……所谓的因材施教,无非是可以准确地给不同类型的学生作出判断,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这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不得不感叹:当好老师可能并不简单。
上半年系统地看完了王晓春的所有书,印象最深的是学生的知识背景的问题。这也印证了为什么学生的学习素养需要大量的阅读做支撑。一个人思维的发展和词汇量之间有着正相关,而且语言系统的发达与否更会影响思维的发展。譬如小孩子,能说会道的总比木讷的思维更发达。但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内向的孩子一定不如活泼的孩子,有的内向的孩子思维会更有深度,这也是很重要的品质。往往有深思熟虑习惯的人,做事稳重,考虑更周全,比夸夸其谈的人更具备做好事情的能力。所以,不论孩子的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只要心理阳光,都具有好的潜质可以培养成才。
作为老师,我们理应为学生的学习扫除障碍,尽最大可能使得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所以,当我们发现课堂认真听讲并非学得好的充要条件时,我们要用更大的力度来推广阅读,也要告诉学生自胜者强的道理,一个人如果可以不断超越自己,他就是强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