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再现:
自大一就加入了学生会的小李,明年6月就要大学毕业了,自己最近一段时间都在找实习工作。
那天面试一家互联网公司,当向HR介绍起自己学生会的经历时,却发现HR满脸的不以为意。
自己说了一堆,过去策划过的各类活动,HR一句“哦。”就没下文了。

案例分析:
难道真的像网上说传言的那样,现在很多企业的HR都不待见这类学生干部,因为觉得混迹这些地方的学生,官僚气息太过严重?
所以当求职的学生,曾经是学生会干部,那就减分;党员也减分,校党委干部直接pass掉。
现实中,HR做招聘真的会这么来操作吗?带着疑惑,我们采访了几家公司的HR,让他们来自曝真相,他们是这么说的:
一,关键是和求职岗位没关系
上海某外企HRM
其实学生干部的经历,也不是那么不受人待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很多学生高估了学生干部的含金量。
很多时候不管自己应聘的是什么岗位,都把这段经历显摆出来,比如A应聘的是市场销售,那么学生会的这段经历也许会有加分;
但如果应聘的是技术类岗位,说出这段经历,倒不会减分,但是绝不会给你加分。
所以对于一上来,不管应聘目标岗位,夸夸其谈自己曾经在学生会担任什么做了什么的同学,确实没有什么好印象。
启示:
和自己应聘岗位没有太大关联,不能为自己的这次求职,增添任何优势的话,那么学生会的经历不提也罢。
二,回答太套路
武汉某企业HR
现在在学生会担任过干部的同学真的挺多的,所以首先学生干部的身份,并不会给求职者加分太多。
同时很多同学其实在学生会做的事情,基本都差不多,无非就是几个活动策划。
但我们想知道的,不仅只是这些,你在这些活动中,有无培养起,对于求职目前这份工作很有利的品质?
活动策划做了这么多次,是否现在能够预见一些紧急状况,手里有没有一些资源可以日后用到工作中?
这个才是我们最想知道的,可惜很多同学,基本全都在网上看了面经(前人面试的经验分享帖子)一般,回答的满是套路。
启示:
还是要围绕自己求职岗位来,说明自己的学生会经历,让自己学会了什么技能,能够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这个才是HR想要了解的。
三,学生会的工作会影响专业学习
上海某科技公司HR
其实学生会的工作还挺耽误自己的时间的,就算大学没有进过学生会的,应该也知道,学生会里的同学,课余时间一般都找不到人的。
所以对于过分热衷于参与学生会活动的同学,我们确实有些怀疑,其在专业课上所分配的精力。
光顾着参加各类活动,整日和同学嘻嘻哈哈,当他们来应聘专业相关工作的,说实话,确实会质疑他们的能力。
启示:
面试时,多展示自己的核心技能,专业能力,不要谈起学生会经历就眉飞色舞,谈起自己专业知识又支支吾吾。要这样还能通过面试,这就怪了。
总得来说,学生会的经历其实是把双刃剑,对于自己的求职有利有弊,不妥善运用,反而会影响自己这次面试。
所以提到这段经历时,要以有利于自己的求职岗位为主,用这些经历证明自己适合这份工作,这才是重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