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香港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坐着京九线火车到九龙坐船去香港岛。那个时候我最喜欢的景点就是海洋公园了,妈妈用圈圈扔瓶子,帮我扔到了大奖——一只跟那时的我一样高的小熊公仔,我超喜这那只熊,从香港抱到武汉,陪伴了我的整个童年。
今年,我再次出发去香港,是因为要办一些事情(to领导:工作日我真的都有事哦!只有周末是在玩的!),然后顺便旅游。关于香港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了,小时候的印象只有海洋公园的童趣和气候炎热,长大后的我再次来到香港,会对香港的城市风貌与市井生活,有更深刻的体会。
1、高效率的空间利用和香港底层社会
香港首先带给我的震撼,是整个城市都处于蜗居状态:人均住宅小、马路窄、星级酒店小,香港没有沃尔玛,因为沃尔玛占地太大,因此只有小超市……香港有几个网红建筑拍照点,比如怪兽大厦和坪石邨都是四栋非常高的居民楼,连接在一起形成口字形,站在建筑井的中间,仰头看向天空,我被密密麻麻的窗户震惊了。住在这里的居民,必须忍受住在井里采光不佳的现实,这就是空间高效利用的代价。
怪兽大厦
坪石邨
在香港,你可以租到四平米的房间,价格高达5000港币,只能摆下一张床一个桌子,行李都得放在客厅。甚至一个租房里,连客厅都住了人。为了节省差旅费,我选择了多人合住的太空舱,令我惊讶的是,住太空舱的竟然有几个香港本地人!短途和他人共住,或者住太空舱,我还能接受。长期一直住在没有窗户的太空舱,而且还是和其他人共用空间,这大概就是香港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吧——已经习惯了生活的苦,所以坦然接受。
狭窄的叮叮车
香港还有大量菲佣,每逢周末就扎堆铺摊子坐在天桥底下打牌。她们包吃包住每月三四千,几乎都寄给家人。女人离家千里打工养家,实在是不易。
天桥下的菲佣
我对香港的印象并不好,这里生活成本高、节奏快、人情冷,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万分想念武汉。
2、香港开户记
我在香港办了张银行卡,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客户当银行儿子的感受。大陆人想当香港银行的客户还要面试,审核一下够不够资格当咱银行的客户。面试过了收到offer(开卡)还没完,银行还要继续监督你,到底有没有尽到当个好客户的责任,如果表现不好,就冻结账户,再恢复可就难了。就这样,老实巴交的穷人我,第一家银行被拒。然后港漂同学告诉我,香港的银行就是见人下菜碟,她的客户连地址证明都没带,但是一口气存50w,银行经理马上开了卡,还笑盈盈地送了小礼物。
到了第二家银行,我听同学的话,全程玩手机,表现出“老子有的是钱不在乎你个渣渣银行给不给我开卡”的架势,开卡成功。
3、香港的学校
我旅游特别喜欢逛学校,因为喜欢学校纯粹的学术氛围,喜欢从车水马龙的市井走近校园那一刻的安静。这次逛了两个学校——香港大学(以下简称港大)和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城大)。非常不同的两个学校:港大很古典,学术氛围浓,如果和大陆的高校比较,我觉得像北大;城大更现代时尚,社团活动多,很像中国传媒大学。
第一次走近港大的时候,我非常震撼。坐地铁到港大站,再乘坐电梯上楼,开门就看到教学楼和走廊就在我面前展开。
港大图书馆
第二天拜访城大的路途就有趣了,我出地铁后找了半小时,才发现要从地铁先进一个商场,上到商场二楼,穿一个隧道就直接进了城大。那学生晚上吃宵夜、买东西还真方便啊,去地铁站的路上可能就一不小心剁了手。我去城大的目的是找创意媒体学院,结果绕了学校一圈没照着,地铁一查,在一公里外……好在去创意媒体学院的路是沿着山路上坡,我很爱那一段路的风景,蓝天搭配蓝色建筑,路上还能看到山脚学校的操场。
城大创意媒体学院
这次旅途比较特别的地方是,我参加了第200届港大毕业典礼。从入场券到典礼主持、发言,全都是英文。毕业生入场会演奏港大校歌,跟大陆高校的校歌完全不一样,这就是古典音乐啊,弥撒曲的感觉,挺好听的。
港大毕业典礼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