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

作者: 遇见花开花落 | 来源:发表于2019-05-26 22:10 被阅读33次

这两天又看了一遍杨绛的《我们仨》。说实话,文章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只是平常平淡生活的日常记事。

可是,不经意之间就读完了。

文中的事情都是小事,却温馨十足。从里面能够感受到解/放前后的一对知识分子的修养。

体会一,那个年代,两个人相爱了,就矢志不渝,即使长期两地分居,也没用背叛的担心和恐慌,有的只是一种笃定和信赖。那时候的人,是懂爱情的。这是现在的那些,一方面百般衡量度量婚姻的分量,一方面又抱怨没有爱情的青年值得学习的。

文章中的夫妻俩人,是那么相互信任,相互体谅,淡然中是怎样的一份爱情啊!

体会二,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不需要刻意教导,言传身教就够了。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正是因为父母都是手不择卷的爱读书的人,所以觉得读书就是人生的常态。而一个喜欢读书并能够思考的人,意识和行为已经走到了很多人的前面,将来怎么会差呢?

父母的恩爱,家庭的和睦,宽容文明的家庭氛围,都是钱瑗成长的沃土。

体会三,杨绛从失女丧夫中不愿意醒来,只愿意把这一切都当成一场梦,这是一个活在性情中的女子,而她又是多么坚强啊。亲人在,家就在,亲人没了,家就是旅馆和客栈。

随着三个人的走失,杨绛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家。这是多么平淡中表达出来的一份心酸啊!

每个人来到世间,就是为了经历人世间的一切,而杨绛,钱钟书,钱瑗,她们一家三人,都留下了曾经在这世间生活过的痕迹。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中的一种吧!

相关文章

  • 这本书教会了我什么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记述了他们这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63年...

  • 2019-10-13《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读完《我们仨》,我从杨绛女士的视角体验他们的一家人的生活。钱钟书先生,博学、宽厚,不争,但也有像...

  • 有一种感人至深的亲情,叫“我们仨”

    杨绛先生的书《我们仨》读后感悟…~ 《我们仨》这本书在第一部分的内容里,我们走进了杨绛相继失去女儿和人生伴侣的那段...

  • 《我们仨》读后

    由《围城》知道钱钟书,由钱钟书知道杨绛。读了《干校六记》《洗澡》,看到的杨绛先生是一位乐观而又温婉知性的女性,能将...

  • 《我们仨》读后

    这两天又看了一遍杨绛的《我们仨》。说实话,文章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只是平常平淡生活的日常记事。 可是,不经意之间就读...

  • 《我们仨》读后

    《我们仨》单是看标题,就充满了浓浓的伤感。第一章:我们俩老了。第二章:我们仨失散了。第三章: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

  • 娓娓道来的水墨流年

    ———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时所著,最初设想,这本书由一家三口各写一部分,钱瑗写父母,杨...

  • 走到人生边上

    之前刚刚发布了一篇有关杨绛先生作品《我们仨》的读后感,今天便来写她的另一本书--《走到人生边上》的读后感了。 “本...

  • 《我们仨》读后随笔

    洗刷完后随意翻拣着书架上老公买的所有书籍,《我们仨》作者杨绛,瞬间进入我的视线,不知道当时是被书名还是...

  • 《我们仨》读后随笔

    高中的时候,杨绛先生是我最喜欢的文人,曾经多次出现在我的试卷当中,那个寄居人生客栈,情怀超脱,淡泊名利,九十多岁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lhq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