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唯一传世之作,它描绘了初春使节,人们外出踏春的景像。
关于展子虔的生平,历史上的记载很少。
晚唐的《历代名画记》中,对展子虔的描述也只是寥寥数字:
“历北齐、周、隋,至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
在其它的史料上,稍微了解到,他除了善画山水,还曾在不少地区的寺庙中画过壁画。
这点不难理解,隋朝皇帝崇尚佛教。
在大肆兴建寺庙后,寺内的壁画绘制工作就由皇帝派专人完成。
展子虔应该就是这个原因,辗转于大江南北的寺院的。
那些寺庙中的壁画,不少是展子虔与隋朝其他几位著名画家共同完成的。
可以推断,有这个财力与能力的,应该是皇家贵族。
游春图话题再回到这幅画中。
《游春图》往往被认为是早期山水画的代表作品。
自此,中国的山水画从人物画中发展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我们看之前的人物画,诸如《女史箴图》、《列女古贤图》等等,都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再看这幅画,山、水、人物都开始接近了正常的比例。
山水俨然作为了主体,人、马、桥、舟、楼宇等等都成了点缀。
当然,这山水,又不完全是自然世界的山水。它更是古代文人画家精神世界的山水。
这也是完全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地方。
先仔细端详这幅画:
只见画面之上,山峦层层叠叠,白云围绕其间,树木点点成林,山路蜿蜒曲折。
山林之间,有庙宇,楼阁,小桥。数个行人、骑马者沿着山下河岸或行走或驻足,显得极为悠闲。
山脚下,湖中水波荡漾。一只游船在水中行驶,船中几位女子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沉醉其中。
左侧岸边,有的人看向水中,有的人眺望远方,一派安闲之色。
整幅画看上去,既悠远空旷,又仿佛有春风夹杂着花的隐隐清香扑面而来。
你看这幅画时,画中的明媚春光也就走进了你的心,让你旷达悠闲。
这时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中国绘画在展子虔这里,开始产生了意境。
再看绘画技法:
画面以俯瞰式构图,气势宏阔,如《后画录》所评:“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画中以线条勾勒轮廓,再敷色并加以晕染。
山林青绿,山脚着以泥金,色彩对比,层次丰富。
树干涂赭石色,硬朗有力;桃红粉白绽放枝头,透着初春的轻灵。
近处游人错落其间,虽细小如豆,在描画上却毫不马虎。这13个人姿态各异又都显得悠闲自在,与画面意境相应。
这也可见展子虔在画人物方面的功底十分深厚。
这张画上,山厚重,云飘逸,水灵动,人悠闲。
从这幅画中,也开始展现出了山水画的神韵。即
石为画之骨,屋为画之魂,水为画之脉,竹为画之神,云为画之气,烟为画之韵。”
当然,这是山水画初期的作品,很多技巧都未成形,在技法上还显得有些稚拙。
比如,线条“空勾无皴”,高山较缺乏体量感,树木各自独立等等。
不过正因为这些特点,今天看起来倒是别有意趣。
另外一点:
由于这幅山水画色彩浓郁,山与树苍翠葱郁,也有人认为他是青绿山水的开山鼻祖。
我们从敦煌壁画早期作品中,也可以看到青绿设色的技法。
因此青绿山水很有可能受到了印度佛教绘画的启发。
说完了画心,再看题跋。
从题跋中,可以看到一幅字画流经的岁月辗转,因此,这些题跋往往也成了这幅画生命的一部分。
这幅画作原本没有名字,宋徽宗得到这幅画后,在卷首隔水处,提笔用他独创的的瘦金体写上了“展子虔游春图”,并钤上他著名的双龙小印。
南宋时,权臣贾似道曾收藏此图,钤上了悦生葫芦印。
元代时元成宗的姐姐鲁国大长公主得到了他,书法家冯子振,诗人赵岩,重臣张硅都进行了题跋。
明朝时期,大收藏家董其昌在后幅上写下了题记。
画心处则是清代乾隆皇帝七绝两首。
1946年,日本投降。溥仪仓惶逃跑后,他偷藏的一千多件文物被哄抢,很多字画被毁损、焚烧,命运好的被倒卖。
很多文物就在那时,被倒卖到了国外。
幸运的是,这幅《游春图》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并现身北平。
为了不让它流失海外,大收藏家张伯驹卖掉家宅,买下了这幅画。
1956年,张伯驹将此画赠给了故宫博物院。
自此,这幅画终于有了一个安稳的住所。
《游春图》是画在柔软的绢帛上的,它的质地原本是纤弱柔软的;而历经了1500年,不知多少辗转流离,它依然鲜活地存在于世上,它又是何等的坚韧!
如果展子虔能够穿越时空,有所感知,他也会露出欣慰的微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