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心理学各种案例,其中不乏有趣的知识,很多不自知的现象都能对号入座。比如,在心理学上有个套路叫“欲扬先抑”,先贬后褒、先抑后扬,这样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以前就发现有些人谈话中总喜欢“……但是……”的转换表达,那时没有发现其中的意义,现在终于有所理解。心理学的技巧不仅可以在各种场景应用,在书写写作的范畴也大有效果,记叙文里就有一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当然,在工作中这也会是一个很有用的技巧,比如某一任务,先降低别人的期待,然后超出期待完成,这反而更容易获得肯定。还有,销售在给顾客介绍产品时也可以如法炮制,因为总是大谈特谈产品特点,而对于产品的缺点却一句带过,反而让客户心里会产生“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想法,要知道客户主动挖掘出产品的缺点,则会放大来看,容易产生产品缺陷更明显的印象。但是把顺序反过来,先说缺点再说优点,来一个欲扬先抑,加上近因偏好的影响,顾客更容易觉得产品优点大于缺点。
生活中在对别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时,先否定后肯定也最容易给人好感。相反的,先肯定后否定,则给人的感觉最不好受。这帮我厘清拒绝人时,应该怎么处理——大众的一般做法都差不多,在要拒绝之前会先噼里啪啦绕几圈,表达自己的为难或尴尬,先铺垫然后再拒绝。但通过这个欲扬先抑心理来看,先拒绝然后再给出折衷的协助方案,会让对方更容易接受。
写作里记叙文的这种手法也很常见,要赞扬某个人或事情,先一顿冷嘲热讽,贬低的同时还可加上自己的不满。然后再把话锋一转,完成整个过程的升华,进而达到赞扬的目的。从抑起笔,重在后面的扬,把抑当成铺垫,而扬才是目的,也要注意这其中的堆字比例,抑少扬多,以扬胜抑才行。运用“欲扬先抑”这种表现手法,可以使文章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也有前后的鲜明对比,更能在表达“扬”的部分加重读者印象。
不过说起写作这个事,真让人头疼。我所在的写作社团,七天就得交一篇作业,如果没按时提交,不但有罚款,还会在公众号和群内记录,公开处刑。每次都有些战友为了完成作业,不得已东拼西凑,硬挤出干巴巴的文字或几句话交待……与战友们共同煎熬,就这么痛苦的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现在我完成了150多篇原创写作,前后码字超过20万字,还附带完成自己写作流程的迭代:先审题,再确定中心思想,然后拟定全文提纲,通过提纲结构堆砌成文。也通过写作,慢慢回忆起上学时老师教过但很快忘记的各种写作手法。更通过深入的细节描写,擦亮了自己双眼,使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变得更清晰。
呃……似乎无意中,我已经掌握这个“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完成了一段写作范文!通过实际写作的练习,的确会更加深记忆和理解,最后留下一个思考题,还有哪些场景也适用“欲扬先抑”呢?^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