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筚路蓝缕,读音bì lù lán lǚ,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这个成语跟一场著名的战争有关。
宣公12年,也就是公元前597年,中国发生了一次著名战争,也是晋国一败涂地,而楚庄王一战成名的战争——邲之战。
起初楚国围攻朝晋暮楚的郑国,已经逼迫郑国投降,签了城下之盟。晋国救援军队姗姗来迟,还没渡河,郑国已经投降。要不是晋军内部有几个好战分子,本来楚晋的邲之战是打不起来的,但最后还是打起来了,结果是晋国惨败,详情可参《邲之战》一文,不再复述。
在决定要不要渡河与楚国打仗之前,晋国内部有过激烈的争论,当然最后仗还是打起来了,争论也就失去了意义,但不得不说,晋国很多将领是有真知灼见的。本文只选取当时级别很低的下军佐栾书的一段话,这段话是针对郑国派人来挑唆晋国与楚国打仗从而坐收渔利而说的,原文很长,只选取与本文主题有关的几句。
栾武子曰:“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训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来劝我战,我克则来,不克遂往,以我卜也,郑不可从。”
意思是说,楚庄王自打胜了“一鸣惊人”的克庸之战以来,无日不教育国民居安思危的道理,特别开展了“喝水不忘掘井人”主题教育,那就是楚国两位先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所体现出来的创业艰辛。现在郑国来人劝我们与楚国作战是不安好心的,是坐山观虎斗,哪边胜他们帮哪边,所以我们不能听他们挑唆!
筚路蓝缕:筚,篱也,泛指用竹子荆条等编织的器物。路,通“辂”,车也。古代天子国君坐的“路”都是有各种豪华装饰的,而“筚路”就是丝毫不用装饰的车,意谓朴素。蓝缕,敝衣也。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楚国若敖和蚡冒两位先君坐着用竹子编织的丝毫没有装饰的车,穿着破旧衣服开辟山林,才造就了今天强大的楚国。
这是敌国将领对楚国先君以及楚庄王的评价,由此可见楚庄王终成春秋五霸之一不是无缘无故的。
后来“筚路蓝缕”就引申为创业的艰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