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语文课本上学习的那些文章背后所涉及的文化领域;而历史,对于一个工科或者理科的学生来说,历史绝对是陌生的。但是能够拿出来谈论的众所周知的历史故事,绝对不能不谈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学习的历史典故.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孟母三迁,昭君出塞等,这些一个个文学典故,都背诵的滚瓜乱熟.甚至被老师教育要学习文章中这些伟大的名人,学习他们美好的品质和聪明伶俐,智慧.
长大后,稍微涉猎一点课本外的文化知识,便得知,小时候的孔融是东汉末年当朝臣子;司马光是北宋欧阳修那一波文学家的同僚,同朝为官,一个新党,一个旧派.曹冲是曹操的小儿子,聪明伶俐;孟母是孟子的母亲,高瞻远瞩,为了孟子的学业,花重金搬迁寻觅好的读书环境,好比千金买邻;昭君出塞是汉朝的妃子,由于当时匈奴边境屡次侵犯大汉,昭君在不得宠的情况下,出使塞外,求得和平.
无论这一个个文学典故出自什么朝代,典故的背后都暗含了深层的历史背景.比如孔融后来被世人诟病的人品,卖德求荣;还有司马光在北宋时期和欧阳修的互掐互撕,还是曹操的儿子们的勾心斗角,孟子的声名远播,昭君的美貌和深明大义.这些典故都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一角.
四大名著每一部都是以历史背景为依托,造就主角的命运,性格,人物经历,结局.而名著本身就是一种文学,在这种文学的背后,是历史与之相依,他们同仇敌忾,好比一对难兄难弟.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写这本书是在清朝雍乾时代,自然很多人物生活习惯,起居饮食,称呼礼节都按照当朝习俗反映.譬如那些丫头,小姐,主子,宾客们的衣服,女性和男性发饰,住处都带有清代风格.更不用说一些主子们喜欢听伶官们唱戏,显然,清代的弹词和鼓词兴盛一时.
水浒传是北宋时期的梁山好汉故事,作者施耐庵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中开门见山讲高俅如何通过王冕,苏轼等人晋升,后来登上高太尉宝座.其中更加大手笔写北宋朝廷和梁山好汉之间的诏安故事.由此可见,文学与历史就是亲兄弟了,只不过是异卵双生罢了.
西游记的开头也如此,玄奘从大唐王兄那里出发,去往西天取真经,路遇妖魔鬼怪,斗法斗心的故事,都是以历史背景为依托.
三国演义更是从历史角度去解读战争,解读人物命运,人物经历,人物结局.
一言以蔽之,对文学感兴趣,就需要一边涉猎文学,一边解读历史.毕竟,文学与历史这对难兄难弟,打断骨头连着筋,不了解那一边,可能几部名著,几篇小说,你不一定能看懂,更别谈鉴赏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