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小记
虽然还是春寒料峭时节,但随着春风、春色、春光、春的气息缓缓呈现,对大自然的向往之心也愈加浓烈。
周末,阳光灿烂,怎能浪费这大好的春光蜗居在家里呢?于是相约去爬奉化的南山。
完整的爬南山,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近年来,因为身体原因,脚力不够,听说要去爬南山还是有点后怕的,但有大家在一起,我也不想错过。想着走走停停,我总能上去的。
这次爬南山,是从南山的东边上去,因为我们此行的目的主要去看看南山那些年代久远的石宕。
车子开到南山的东南边山下,我们开始了步行。开始一段是一些铺着碎石子的路,同行的老师之前来过这里,他说这儿原来那种用碎石块铺成的路,紧密又自然, 与周围的环境,浑然天成,相得益彰,可如今变成了这个样子,黄土拌着石子与周围格格不入,随意又失去了年代感,言语间透露了遗憾和失望。让人感到舒服是照在身上那初春暖暖的阳光。
既来了, 我们就沿着石子路前进,沿途有几个石宕,有非常明显的切割开采痕迹,很规律的阶梯形状,还能看见一个巨型的齿轮切割机,一半在石头中,一半露出在外面。能想象的到,昔日采石场繁忙工作的景象。
继续向前,石子路消失了,我们钻进了山岙,路越来越窄,没有明显的台阶,全靠那些突出的石块落脚,旁边荆棘丛生,一会儿粘上了衣服,一会儿勾住了头发。我这个腿脚不利索的人成了受照顾的,前有探路的,后有断后的,而我自己也还是得四脚并用,真正做到了爬山。一些石块上面长着细腻成片的苔癣,像是铺着一层绿色的绒毯,甚是可爱,旁边残留着古时人们用于从山上运输石块的小道。不禁感叹这是一个怎样的费力辛苦的工程?
爬至半山腰人有点累,看看前面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路又那么难走,有点没信心,但上来都那么难,往回走是肯定更难,真有点进退两难。最后大家决定一人下山去开车,我跟着其余的人继续前进。
好在走过了一段陡坡,路慢慢的平坦好走了些,人也放松了下来,而更好的福利还在前面,几个旧时石宕遗址,经过岁月的洗礼,呈现着壮观的景象,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巨石壁,围在一起笔直而下,下面的水潭仿佛就是这些石壁的掌上明珠。这么好的福利,不禁让我相信原来坚持一下惊喜就真的会出现。
终于到了南山塔,也叫瑞峰塔,这里是我们登顶的标志,极目四望,心旷神怡。稍作逗留,我们便准备下山了,当然是从西北面坡下去,我们走的是较为平坦的机耕路,虽多走些时间,但比较轻松,也不伤膝盖。
下山时路上的景象与上山的时候相差很多,尤其想起了来时的那些铺着绿油油的苔藓的石块,我说是因为那边山岙里比较潮湿,比较阴,而沈老师却说,那边比较滋润,顿时感到挺惭愧,描述同样的事物,我们的心境如此的不同,因为曾经摔过一次跤,所以我特别害怕这种潮湿的山路,而沈老师却心怀着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温情,单单这滋润两字就已经让我对沈老师的文学素养深感佩服。
每次出游,都会收获多多,有良师益友相伴,沿途都是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