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在2021.06.29年的一堂课里讲到,有效沟通的诀窍是多花时间。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用了课里讲到的方法,真的做到了改善了和家人的关系。
从小我算是比较独立的孩子,也不太喜欢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总觉得他们太幼稚,也没有共同语言可聊。
小的时候家里过年,亲戚家的孩子也都会回来聚到一起,每次都是她们凑到一起玩过家家,给娃娃做个衣服啦,当老师角色扮演啦等等,我也是觉得特别没意思,总是会跟大人凑到一起,听她们聊天。
一下子话题扯得有点远了,我想表达的可能是小时候性格的关系,让我变得不太愿意和别人交流,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论是和朋友相处,还是和家人相处,都是一样的。
从高中时代开始就离家学习,在外地住校,基本上一个月回家一次,回去了也不怎么和父母沟通,好像也还是觉得没什么可聊的,父母觉得在学校都挺好,也没什么可操心的,也很少会关心你的内心世界。
然后就是上大学,离开家更远,回家的次数更少了。好像只有要生活费的时候才想起来找爸妈。或者觉得学习压力大的时候会想要跟妈妈打电话倾诉一下。
接着就是毕业工作,去到更远的地方,一年回家一次。毕业了,工作了,赚钱了,真正的经济独立了,好像腰杆也直了,底气也硬了,跟父母沟通的次数也就更少了。
就是这样过往的经历,导致着虽然父母是我们最亲密的关系,但实际上的交流却非常非常少。
后来,发生了转折点是从我有了宝宝开始的,不得已需要让妈妈帮忙带娃,所以就住在了一起。我印象很深有一次,那个时候孕晚期,宝宝还没出生。有一天晚上,家里在吃火锅,大家都喝了点酒,我说,妈,这是我长这么大,过了14年,第一次和你共同在一起生活一个月的时间。
我忽然觉得好难过,是那种既希望得到爱,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爱的局面。虽然是最亲的关系,但是真的感觉很陌生。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我们一天一天阅历变得丰富,总觉得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了,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他们不太能理解我们的世界,我们也不太能走进他们的世界,就这样熟悉又陌生的状态。
那天,听完课,我好像忽然间开窍了,原来血缘关系上的亲密关系,并不能自动产生有效的沟通。原来,我花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真的太少了。
以前总是觉得平时也没啥大事,我也比较喜欢报喜不报忧。好事会跟爸妈提一下,遇到困难,我反倒会自己扛过去。总是觉得跟他们说了也没什么用,帮不上忙,还跟着着急上火。
自从那天听完老师讲课,回到家,我就想着要尝试一下,就是不论好的坏的都聊,也别管什么有意义的,还是没营养的,都聊,就是让妈妈能够更多的了解一些我的工作和生活,也能够让我更多的走进她的世界去了解她内心的想法。
以前总是觉得没什么话可聊,但是当我刻意的有意识的告诉自己要没事多聊的时候,我就会把一天下来公司发生的,所见所闻,觉得有意思的事情都讲给妈妈听,明显的能够感受到气氛融洽了很多,也真的很自然的就变得有话聊了。
家和万事兴,一个好的家庭关系和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和身心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真的没有想到居然是因为在定投课堂里听到的一个课,听懂这一节课就已经值回全程的票价了。
现在,和妈妈的关系变得很好,待在一起相处也没有不自在的感觉了,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彼此,能够有更多的默契,也对彼此更多了一份理解。
感谢笑来老师,带给我的意外惊喜。真心的感谢,原来我们理解中的觉得因为关系亲密,就会自动的理解对方,竟然完全错了。
还好及时听到,并且走回了正规,也越来越感受到了幸福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