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新学期,对新课标提出的这九大概念认知,影响课标实践落地
本次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则是“让学生创造着长大,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在教育价值观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教育知识观变革:让一切学科知识都变成学生探究和使用的对象,让一切知识、技能都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知识的诞生和使用过程,让探究与创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创造着长大。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五大核心观念是: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
核心素养时代与三维目标时代课聚焦点发生了六大重大变化:从关注"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教育价值观改革推进到关注理解本位的教育知识观改革;从关注"教学合一″改革提升到关注"教学做合一″;从关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化到关注大观念、新知识、新能力的新三维目标;从侧重课程设置改革到侧重大概念统领的课程内容结构化改革;从关注大一统泛化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革到体现学科特点思维的学科实践活动改革;从关注效率、效果、效益的高效学习走向关注有价值的学习。
课堂改革关键环节:提炼单元主题(内容结构化)→确立单元素养目标(大观念、主干问题)→思考表现性评价任务与量规→设计活动任务→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学后反思达成素养(关联、迁移)
上述这些美好景象实现,对新课标提出的如下九大概念认知是课标落地前提,课标组张华教授一些观颇有启发故在借鉴、思考基础上实践解读如下:
1、儿童经验
儿童经验包括"能力之知″、"亲知″构成的直接经验和信息、科学构成的间接经验。教学要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归纳法为起点,让儿童在主动实验和操作中理解、应用学科知识,逐步发展出以科学为代表的逻辑思维能力。务必要走传递特殊教学认识论误区中走出来。
2、真实情景
真实情景不仅仅指学学生置身其中的真实生活情境,还包括与学生心理经验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类似学科专家工作环境的"准专业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可以做中学、用中学,真切体验知识的意义;在准专业情境,学生可以创中学,可学会像专家一样思考,获得对大概念深刻理解。
一是创造准专业情境,设计发明知识的各类表现性任务,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模拟学科专家创造知识的过程,通过“再发明”知识而学习知识;二是创造生活情境,设计应用知识的各类表现性任务,让学生通过应用知识而学习知识。发明”知识而学习知识;二是创造生活情境,设计应用知识的各类表现性任务,让学生通过应用知识而学习知识。
高考各学科命题设置情景值得参考(见表1)
3、学习工具
学习工具包括三类:标准化实验探究工具、图书和其他课程资源;各类思维工具,如组织图、概念图等;信息技术工具和互联网工具。
4.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可分为表现性任务与表现性事件两大类。表现性事冲又分为对理解的非正式检查、学术提示。
表现性评价依据证据线素、标准线索(标准、量规)双线设计。
表现性任务设计包含任务设计与量规设计。任务设计要体现任务要素与学生指导两部分。
真实表现性任务可区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个单元主题学习完成之后的单元表现性任务,是单元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的整体展现,是本单元的表现性评价,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第二类是单元主题学习过程中不同探究活动的表现性任务,可称为学习活动表现性任务,是构成单元表现性任务的系列子任务,子任务由浅人深累积构成单元表现性任务。真实表现性任务的完成过程既是教学,又是评价,是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三位一体。
表现性事件设计主要借肋威金斯的理解六侧面来设计。如果预期结果是让学生理解……,那么需要学生有证据表明他们能解释/阐明/运用……,因此需要这样的评价。
这张评价量规渗透理念值得参考(见表2)
5、学科思维
从侧重学学科事实、前人结论到侧重掌握学科思维,理解学科大概念,涵养学科智能、素养。
学科本质上是理解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
学科让学生重点学什么三次迭代:
1.0版:学知识,学前人结论。
2.0版:学大概念,学迁移,学学科思维。
3.0版:借助学科学会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能用多个角度观察世界、思考世界、表达世界。
可见,从学结论、学学科思维、用学科学会思维,是学习目标迭代升级。
6、学科实践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缺乏探究严谨性与学科典型性。
学科实践是具有学科立场学习,即遵循学科性质、特点、学习方式、学习活动,体现学科精气神;学科实践,立足于建构学科大观念,像学科专家一样探究和字习学科,深入触及学科本质、精神、方法等学科深层意蕴。学科实践是在活动、操作、应用、体验之中学习。从学科探究走向学科实践,用学科方法学习学科知识。
学科实践即学科知识的发明、创造、应用的实践。它是学科理解、学科知识技能、学科探究方法和态度综合。务必要明确学科实践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必须发展学科能力或素养。学科实践包括学科研究性实践和学科应用性实践。
如:8种典型数学实践:(1)提出有意义问题并坚持解决问题:(2)抽象与量化推理;(3)建构可行论证并评判他人的推理过程;(4)数学建模;(5)策略性运用恰当工具,(6)关注精确性;(7)寻找并运用结构;(8)寻找并表达循环推理的规律性。
实际上新课标规定了各学习领域的学科实践。例如语文课程规定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科学类课程将“探究实践”或“科学探究”或“科学探究与实践,作为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艺术将“创意实践”和“艺术表现”作为两大课程核心素养;历史确立“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两种历史实践并将其作为历史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地理则将“地理实践力”作为重要的核心素养;等等。
由此观之,一切学科知识或观念都是学科实践要验证的假设或指导学
科实践的手段。一切学科实践都是学科观念的创造与实现,并由此实现生活世界的创造与改变。离开学科观念,学科实践就是盲目的;脱离学科实践,学科观念就是空洞与虚妄的。学科观念与学科实践的融合是学科知识的创造和发展过程,也理应成为学科教育要坚守的基本原则。
7、素养进阶
从知识进阶到素养进阶。素养目标维度、层级、表现在新课标中是以学段为特征建构的,是螺旋式递进学习过程。学习进阶不是知识技能掌握的循序渐进或小步子原则,而是概念性理解不同发展程度或水平的描述。
8、大观念(大概念)
大观念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一门学科或一个单元主题的“关键概念由词语所构成。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概念建立联系形成一个判断或命题,由句子构成。
例如,“迁徙”“自由”这两个概念是“社会流动与闯关东”“社会流动与农民工进城”等主题的关键概念,也是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关键概念,“迁徙使人自由、这一命题就成为一个大观念。学生学习上述主题之后,既能用“迁徙”“自由”的概念视角理解社会现象,又能形成“迁徙使人自由”的概念性理解,以指导个人和社会做出决策与行动,这就意味着学生形成了核心素养。
又比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综合与实践”学习领域规定第一、二学段学生均要学习“位置与方向”的课程内容,“位置与方向”单元可提取“参照物、位置方向”三大核心概念,继而形成“参照物有助于准确确定位置与方向”的大观念。
9、新三维目标
旧"三维目标”的主要向题是知识与技能的静态化,导致产生惰性知识、僵化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形式化,导致虚假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灌输化。导致这些问题的现实根源是应试教育的观念和体制,哲学根源是事实本位认识论,当“知识”被设置为静态事实,“技能”被当成固定规范,无论“过程与方法”如何花样翻新,其实质都是传递与训练,“自主、合作、探究”也就变成了“作假”和“做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沦为自外而内的灌输、规训与“洗脑”。凡此种种的观念与实践,又反过来助长了应试教育的日益强化。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根本区别是增加了课程目标的理解维度,并由此实现了课程目标的整体变革:由静态化的“三维目标”发展为动态性的“新三维目标”一一大观念、新能力、新知识。
概念性理解(大观念)、渗透理解的活知识(新知识)、真突情景中做事(新能力)构成了核心素养时代的“新三维目标”。
所谓大观念,即一门课程中少而重要、强而有力、可普遍迁移的“概念性理解”。它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形成一门课程逻辑体系的核心概念:二是由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命题原理或理论。大观念是分析问题的视角、解决问题的假设和连接事实的纽带。它是人探究创造行动的指南,是创造性人格的“精神肌肉”。每一门课程的“正确价值观是最大观念。
所谓新能力,即将一门课程的大观念及相应知识技能用于真实情境完成真实任务、开展真实实践的做事的能力与品格。学生在表现核心素养中发展核心素养。
所谓新知识,即与大观念建立内在联系并得到应用的关健学科事实或知识技能。学科事实既能为大观念是否合理提供客观依据,又能展现大观念的创造力量。脱离事实的大观念必然空洞,流于虚妄。大观念为学科事实赋予生命力量、指引发展方向。脱离大观念的堂科事实必成“惰性知识”,沦为心灵的僵尸或朽木。知识技能因与大观念建立内在联系而摆脱惰性和僵化,变得鲜活而生机勃勃。知识技能因得到使用而“增值”,它们不仅是被探究的对象,而且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知识技能本身不是目的,它们是学生理解大观念的手段,学生不断产生和完善的概念性理解才是目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是副产品或伴随物。
大观念、新能力、新知识是一个有机整体:大观念表征理智精神与原则,新能力表征理智行动,新知识提供事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康德曾说过:概念无经验则空,经验无概念则盲,概念与经验的结合即理解或知性的发生。
新三维目标表述案例见下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