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扉页上的这句话:“思考让我们看见不同,致敬终身学习者”。罗振宇说过一句话,做知识的游牧民族,哪里水草丰美,就往哪里迁徏。如何将这些知识吃进去消化得好,这是门大学问。《好好思考》这本书就是来指导我们消化的。
001 让我们先从一个问题开始思考,时装业、快餐业、半导体产业和香蕉业这四个行业有什么联系?好好思考一下,答案很有启发性,它们有一个共同痛点:“产品保质期短。” 一旦我们看到不同领域中面临的相似问题,其中的解决方案就可以相互的借鉴。
002 在知识游牧中,看透问题背后的本质,才能找到相似点,之后把不同学科中解决类似问题的思维模型串联起来,就顺理成章。其关键在于如何去看透问题。
003 看透问题,需要不是表面的答案,而是用一个框架来进行分析:这个问题背后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解决这种基本问题的核心思路是什么?有什么分析这类问题的常用结构框架? 养成用这个框架过问题的习惯,才能更有效。举个例子,毛选第一篇,第一次看的时候,叹为观止。因为在要思考背后的逻辑,看到整个中国社会系统的大结构,才能找到工作的战略切入点。
004 支持看问题的框架,就是结构化思维,也是本书的核心框架“问思模”,基本问题-思维方式-具体思维模型,它会去解构和重新定义问题,开始串联跨界知识,形成综合的认知结构,来构建系统骨架。
005 支撑结构化思维的要素有两个:1关键的思维方式,2 具体思维模型库的丰富。
006 作者提供了三个关键思维方法:降维思维、变换尺度、聚焦关键。降维思维:通过认知层次的提升来解决问题。变换尺度:养成宏观、微观不同视角看同一个问题的习惯。聚焦关键:找到关键点、关键人,一举破局。
007 具体思维模型库的丰富:从读书和牛人中进行学习丰富。最重要的是理解最基本的本质学科。《通识:学问的门类》这本书看起来很有意思,值得去读一读。也很期待思维模型扑克牌。想一想,一边打扑克,一边学习,哈哈。
008 用最后一页的内容来结尾:在人生遇到的无数个选择里,很多问题耗费了我们的精力,但没有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反过来,先从结果思考,从非线性的结果思考,坚持做长期看有大概率、高收益的事情,这样才能让我们从各种各样的诱惑中跳出来,抓住真正的关键问题。
是的,从宏观上,发现非线性的黑天鹅突变事件,从微观上,用渐进的能力去抓住这只黑天鹅,就能实现升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