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电影,让影迷们期待了整整一年。
有一部电影,所讲述的英雄,并不为所有人知道。
12月18日,这部电影终于来了。
周四大规模电影,周五正式起片,首日《紧急救援》猛然破亿,并在周末牢牢占据单日票房榜首位。目前,首周末已破两亿大关。
影片所讲述的英雄,就是中国海上救捞人。
说到“救援”二字,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大概很多人都会想到橘红色的消防衣,火红色的消防车吧。但是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身着深海蓝的衣服,交通工具有时是船,有时为飞机,有时是车船飞机并用,他们的救援行动,不比消防轻松多少。
但他们鲜少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人们亦很少将目光过多的关注在这个群体身上。这个群体,就是渺小而又伟大的海上救援人。
而现在,林超贤导演,彭于晏主演的《紧急救援》,可以让观众很好的了解海上救援人,了解他们的工作,他们的救援场景,了解他们的使命与信仰。《紧急救援》有很多惊心动魄的场景,但它并不是常见的灾难片,而是海上救助人员的日常故事。
作为林超贤导演的“孩子”,加上海上救援这一特殊场景与事件,电影就有了大量动作戏,这也让它延续了《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的爽脆刺激。
但与前面两部片子又稍有不同,因为《紧急救援》,由四场高规格的救援行动构成,每一场救援行动的场面调度和节奏都不同。
每一场救援,都是源于真实事件。
开篇从海上钻井平台救援开始,作为开场的油井救人,是简单明了的直接切入主题,毫不拖泥带水,就像救援队的现场直播,迅速把观众拉入救援当中。
这场场面火爆,但是尚有喘息空间的戏,来源于2010年9月7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平台倾斜事故。
受“玛瑙”台风影响,油田作业三号平台发生倾斜事故,36名作业人员遇险。在北海救助飞行队等多方的紧急救援下,最终34名人员获救。
第二场让观众一下子紧张起来的悬崖涉险,直升飞机如海上一叶舟,稍不注意,就有危险降临。
这场戏源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灾行动。救捞系统派出4架直升机,共完成36起抢险任务,送运救灾物资13.9吨,救助遇险人员225名。
到了第三场,此前国产片罕见的灾难场景,迫降救援就像看灾难大片一样,恢弘广大,事件悲壮,救援完后,又带了点荡气回肠。
我国民航没出过这么严重的事故,但救捞系统每年都会进行相关的救援演习,电影的拍摄参考了这些海上搜救演练。
个人最喜欢的第四场,这一场有一种热闹过后,一切归于平淡的岑静,尤其是彭于晏在船体爆炸后沉入海底的镜头。
其中父子“互救”完成了对所谓命运的征服,让人们知道:救援不是以命换命,而是用智慧和团结换取生的希望,活的向往,生命的美好。
其实这是取材于2018年的“桑吉”轮救援行动。
2018年1月6日20时许,“桑吉”轮与一艘香港籍散货船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全船失火。
救捞系统紧急调集239名救援人员参与救援行动,行动持续多日。1月13日,徐军林,徐震涛,卢平,冯亚军4名人员就像电影那样,冲入燃爆中的“桑吉”轮,发现并带回两具遇难者遗体,以及轮船的航行数据记录仪。
《紧急救援》从油井救人,悬崖河谷,到客机海上迫降,油轮爆炸,事件从小到大,这里面的一幕幕,是电影,也是真实。
这只是我国海上救援队所遇之事的一部分罢了。
我国的救捞系统于1951年8月24日成立。
从1954年至2020年11月,共执行应急救助抢险打捞任务20700起,共救助遇险人员81607名(外籍人员12455名),救助遇险船舶5375艘(外籍船舶945艘),打捞沉船1825艘(外籍船舶99艘)。
这么多次的救援任务,在电影拍摄前,交通运输部救助飞行队只有300余人,截止今天,也只有不足600人。交通运输部救助飞行队人数之少,行动之多,对比如此强烈。
在我国,所有的救援系统,随时都是待命状态,24小时值班制,随时出发,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好的状态救援。
这些,容不得一点忽视,我们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他们的负重前行。
感恩与致敬不应该说说而已,应该要有行动,了解救援系统,了解交通运输部救助飞行队,学习一些救援知识,给孩子普及海上救援相关知识。而中国第一部海上救援电影《紧急救援》,是视觉大片,同时也是一部很好的教科书。
让孩子们也知道这一群默默无闻的海上英雄,看看英雄的施救过程......这些都是向英雄致敬的行动。
几个平台的观后评价,都是好评连连。
用双眼见证一下这群风里火里救人性命的英雄,就在预定单周票房冠军的《紧急救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