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态电影随性而收简书电影
《狩猎》--无解的社会难题

《狩猎》--无解的社会难题

作者: 肥嘟嘟左卫门 | 来源:发表于2013-11-29 23:07 被阅读3089次

    丹麦电影近来出镜率颇高,尤以反映平静生活中的残忍现实和冲突见长。北欧小镇那简单固定的人际关系,更容易显现一旦事端发生,人和社会的冷酷本质。小孩子有时会特别残忍,因为他们不知道其所作所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很简单个例子,儿时名字略怪异的同学哪个没被无情修理过?而大人,则以社会和道德主流自居,把小孩无知的残忍给放大到极致。如今的西方社会,大人和孩子之间最敏感的话题便是性丑闻,本片讲的就是这个背景下比真正的丑闻还要揪心的故事(小孩诬告大人),因为它无解。

    有人说开头节奏慢不知所云,其实这是必不可少的铺垫:男主角和孩子们玩闹,帮男孩擦屁股等突出了他是个和善的好好先生,和前妻的争执又显示出他在麻烦中;小女孩在家中受到父母和哥哥的漠视,埋下了她寻求其他感情和胡思乱想的伏笔;男主角送小女孩回家是全片唯一无负担的温馨场景,既是剧情发展的必须,也是暴风骤雨前的最后一缕阳光。

    布局完成后,冲突爆发。导演就没再给观众喘息之机,温馨热闹场面下是观众不断累积的忧虑,这些场景往往还节奏慢,要让揪心的寒意充满观众的每个神经末梢。好容易盼来冲突的爆发或释放反而让观众松口气,但很快观众发现自己又处在再度累加(或突然再爆发)的周期中。这中间没有激烈的争吵,更没有多少暴力,但犹如片中北欧的冬天一般,给观众灌以绵延不绝的、从头到脚的冰冷感,到了结局,那更是冷到了刺骨。这里的儿童不再纯真,社会信任、朋友、爱情都一击即碎,还要连累自己可怜的父母离异的儿子。一切似乎开始好转,父子略有温情的对话刚过几句,破窗而入的石头就击碎了观众对所谓社会公允的最后幻想。因此我感到最虐的一刻,不是超市里的殴打,也不是教堂里的怒吼,也不是最后那一枪(有了破窗石,怎会缺一枪),而是被一大群往日亲友扔出房门的儿子。自己在德国呆过,那一个个人高马大又冷漠狭隘的面孔,在儿子倒地视角的那一个仰角镜头里,淋漓尽致。

    本片导演温特伯格是Dogme 95运动的发起者之一,Dogme 95简而言之就是规避电影的一切技术手段来追求纯粹的现实主义,但并非纪录片。本片遵守了一部分Dogme的规定,例如手持摄影,极少配乐,用自然光,非类型片等,最重要的,它拍的是一件现实中很可能发生的事件。而本片诸多的镜头语言则更像出自一个会说故事的大师之手,比如上文提到儿子倒地的仰角,比如郁闷地被闹腾的孩子包围的象征含义,再如穿插片中的狩猎镜头–象征着男主角如同毫无防备的鹿一样,成为无知和残忍的社会的猎物。猎物从来是没有辩诬的权利的。再如平安夜的教堂,集体唱赞美诗本身是一种从众的接近无意识的行为,可用来类比集体对男主角的无意识偏见。但这些戏剧化的技巧都是为了反映社会现实的主题服务的。

    男主角Mads Mikkelsen的面相很适合演个变态,比如新近很火的汉尼拔。但演个被冤枉成变态的好人,那只能说更加入木三分。

    这样无解的电影,带给观众的东西不会随着影片结束而结束。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Waverr:只能说这类事件将在很长很长时间内是无解的,真相真的说的清吗
      • b5dcc74958d2:以前看完《狩猎》这部电影,才更深刻理解了:“熟悉的东西,往往不一定真知。”这句话。
        片尾,那一声枪响,却是一阵剧痛…
      • 7cadc8c534cd:同类型片中最爱的一部,其次是一次离别
      • eec71374cb0c:看完之后,不会再轻易对人做道德批判,因为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相。

      本文标题:《狩猎》--无解的社会难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gq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