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孤独感

作者: 相谈寒 | 来源:发表于2019-03-02 22:27 被阅读23次

每次读《聊斋》故事时,都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准确地说,孤独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附带的效果,蒲老的心意,并不在意写孤独,而是想警醒世人,微言大义,但文字的力量却明确地指向了人的心灵最脆弱的地方。

正常情况下,我们同样是孤独的,只不过我们通过相互温暖、照顾让我们相信,有人关心着我们,我们活在一个或大或小的人际关系圈子里,忘记了我们终将面对自己的命运。然而亲人的逝去,正义被扭曲,希望被破坏,美梦被叫醒,那一瞬间都能感到天地间只一人的那种感受。

《凤阳士人》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小段,这里这种孤独感表现得尤其明显:选几例大家分享一下

1。“凤阳一士人,负笈远游。谓其妻曰:“半年当归。”十余月竟无耗问,妻翘盼綦切。一夜才就枕,纱月摇影,离思萦怀,方反侧间,有一丽人,珠鬟绛帔,搴帷而入,笑问:“姊姊得无欲见郎君乎?”妻急起应之。”

仅仅两行字,这种极度的凄凉已经溢出纸面了。古代,男人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女人唯一的依赖,而这个不负责任的男人选择了“负笈远游”,也就是背着书箱到远处去,去哪里,为什么去,完全不告诉妻子,只是冷冷地扔下一句话:“我半年回来。”

这个女人心里是什么感觉,突然间自己的一切都随着这个男人去了。更让人心寒的是,这句话并不算数,从半年到十余月其实时间并不长,但在一个女人心里,却已经足以变成一种令她魂牵梦绕的事情了,因此,才会在一个陌生女人随便的一句召唤之下,就跟着出门了。这时如果我在那里,会大喊,“不要去!“虽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人在孤独时会失去警惕,失去理智,一切能够摆脱孤独的机会都会粉身以求。

俄顷设酒果,丽人酌曰:“鸾凤久乖,圆在今夕,浊醪一觞,敬以为贺。”士人亦执盏酬报。主客笑言,履舄交错。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夫妻乍聚,并不寒暄一语。丽人亦眉目流情,而妖言隐谜。女惟默坐,,伪为愚者。

这中间略去的部分大约是这样,人妻走了不远,见到自己的丈夫骑了一头白骡走来,这个陌生的漂亮女人却邀请两人去她家小歇片刻,并准备了酒菜。接下来,最悲凉的一幕出现了,本该小别胜新婚的夫妻二人却不着一语,丈夫却和那个美人眉来眼去,妻子眼看着丈夫出轨,却只能装聋作哑,这时,这种无人可诉的孤独感到达了极致。

丽人不拒,即以牙杖抚提琴而歌曰:“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磕牙?望穿秋水,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

尴尬事情怕说穿,藏在心里难以名状还好,偏偏又被这美女唱出来,这就好像一人独居想念亲人时不能看有关离别的书籍,而偏偏这曲又写得极为高妙,既写出了思念之情,又不难懂,真是一直插到人妻的心缝里去了,受了委屈,又被人嘲笑,还不能哭出来,这种感觉真是达到了冰点。

女独坐无侣,颇难自堪。思欲遁归,而夜色微茫,不忆道路。辗转无以自主,因起而觇之。甫近窗,则断云零雨之声,隐约可闻。又听之,闻良人与己素常猥亵之状,尽情倾吐。女至此手颤心摇,殆不可遏,念不如出门窜沟壑以死。愤然方行,忽见弟三郎乘马而至,遽便下问。女具以告。三郎大怒,立与姊回,直入其家,则室门扃闭,枕上之语犹喁喁也。

至高至高的蒲老先生,非要在这种孤独感上再上一层楼,自己丈夫与她人偷情,自己走又不认得路,真的只剩下死路一条了。但峰回路转,偏又遇到了自己的兄弟,娘家人,可来了撑腰的了,马上申冤诉哭,弟弟护着姐姐,天下皆然,姐姐受了欺负,当然要报仇,可报了仇之后呢?

三郎举巨石抛击窗棂,三五碎断。内大呼曰:“郎君脑破矣!奈何!”女闻之大哭,谓弟曰:“我不谋与汝杀郎君,今且若何?”三郎撑目曰:“汝呜呜促我来;甫能消此胸中恶,又护男儿、怒弟兄,我不惯与婢子供指使!”返身欲去。女牵衣曰:“汝不携我去,将何之?”三郎挥姊仆地,脱体而去

又爱,又恨,恨之切,又爱之深,自己的弟弟打死了自己最心爱的人,却又舍不得了,男人死了,自己除了也死,又能如何?

越日,士人果归,乘白骡。女异之而未言。士人是夜亦梦,所见所遭,述之悉符,互相骇怪。既而三郎闻姊夫自远归,亦来省问。语次,问士人曰:“昨宵梦君,今果然,亦大异。”士人笑曰:“幸不为巨石所毙。”三郎愕然问故,士以梦告。三郎大异之。盖是夜,三郎亦梦遇姊泣诉,愤激投石也。三梦相符,但不知丽人何许耳。

南柯一梦,梦结束以后,这种长长的惆怅无论在妻子还是在读者脑海里都挥之不去。为什么三个人都做了一样的梦。为什么?那个丽人是谁?蒲老不说,我不妨试着说一下,妻子内心的孤独和焦虑外化出来的一个小小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她既是受害者,又是主宰者。丈夫做了这样的梦,一定会回来,弟弟做了这样的梦,会来看望姐姐,而在这个梦里,她把自己的担心,不舍,委屈全都外射到了那个美丽的狐狸精身上。

我们都是孤独的,蒲老用几百字为我们勾勒了一个似曾相识的世界,其实也是大脑为我们设定了一个假想的世界,在这里,我们既是君王,也是囚徒。

相关文章

  • 文学的孤独感

    每次读《聊斋》故事时,都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准确地说,孤独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附带的效果,蒲老的心意,并不在意写孤...

  • 职场生存法则之四:享受孤独

    刚参加工作的你,有没有孤独感?已经参加工作的你,有没有孤独感?当领导的你,有没有孤独感? 每个阶段都会有孤独感,但...

  • 写诗的日子

    要知道, 自由状态的写作, 永远充满了孤独感。 而两手空空的人, 才能懂得尽情奔跑的快乐。 文学有时候就像地下的一...

  • 孤独感,是这个时代文学家的坚持

    一直以来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是怎么样写出来的,经常会听到有人吐槽这个时代的作品不好了,他们太浮躁,...

  • 写作的零度

    作为一种自由,他(写作)就是这种分裂的良知和超越这种分裂的努力。尽管不断为自己的孤独感到歉疚,文学的写作仍然是对语...

  • 希望恒在

    《一句顶一万句》的作者是作家刘震云,2011年,他凭借这本小说获得矛盾文学奖,这本书写尽芸芸众生的孤独感,也因此被...

  • 《一句顶一万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句顶一万句》,出版于2009年,作家刘震云,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描述了中国式的生存困境和孤独感。 小说...

  • 我眼中的日本文学

    太喜欢日本文学了,带有种海上火车的浪漫和恬静。 最吸引我的是它自身文体所持有的独特消沉和孤独感,是一种积极的丧,是...

  • 夏日最后的玫瑰

    孤独感,在文学作品中不乏出现。而这种画面再配上音乐会更有震撼力。《三块广告牌》片头灰色迷雾中隐约矗立着三块广...

  • 享受生命中的孤独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孤独感的时候,有人会享受孤独感带来这份宁静和给精神上带来的思考,有人则会害怕这种孤独感拼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的孤独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qu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