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附近的小公园遛弯时,突发奇想,是不是可以坐下来,来个冥想练习。既然公园里有那么多花鸟鱼虫,是不是冥想练习的感受会特别好?
当然,这个小公园有点破败,花花草草是有的,但并不出众;中心有个湖,但很平淡,幸好,那天下午阳光正好,天空晴朗,给这本就平庸的公园春色多加了几分。
我找到了湖边的一处长椅,能晒到太阳,甚得我心。身上没带纸巾,也顾不得那么多,就直接坐下来,让双脚踩地,大腿平行于对面,小腿垂直于地面,双手结了个手印,掌心向上放在大腿上,之后,再调整脊柱垂直于地面,肩膀充分打开,头部摆正,就安心地闭上眼睛,等待吧,看看会发生什么。
换个角度,若我看到一个人以这样的姿势坐在公园里,会多瞧几眼,因为行为着实是非主流,看着也很像在练什么功。可当我成为当事人时,我反而不在乎了,别人爱怎么想,无所谓,我只是一门心思想体验小公园中的冥想练习。
可能正是这种不管不顾的心态,我才能让心踏实下来,不然当身边有各种行人走过时,头脑的波动会相当明显。闭上眼睛后,我以为能清楚地听到鸟叫声,其实会有,但声音很小,主要是被旁边喇叭的声音占满,在广播文明游园的注意事项,还是循环播放;远处有管乐的声音传来,吹奏的技巧并没有很好,我就权当个背景音;小公园外四环路上的车流声竟然如此清晰,如此聒噪。
许是我对这种声音比较敏感和厌恶,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奇怪的是,当我在小公园里溜达时,车流的噪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然我不会萌生在这里冥想的想法。如今,当一切都安静下来之后,这被人忽视的噪音就浮出水面了。既然我无法改变环境,那就只好接受吧,至少我还能在这里享受阳关,感受春风拂面,吸收大自然的能量。
按照平时练习的重点,我就关注自己的面部,感受面部和双手指尖处。那些声音和行人,我能感知到,但提醒自己不起反应,只是做自己该做的。过了一会儿,我觉得通过舒展眉心,面部似乎能放松下来了,再后来,我竟然能感觉到双腿和双脚的放松,这种感觉很神奇,平时很少体会到,因为平时都是做简易坐,双腿更多会麻、会酸、会热。脊柱也有感觉,坐了一会儿,发现更能找到坐骨用力向下,反而让脊柱更挺拔的一股力量。也许从视觉上,看不出这变化,但从内在感受层面,我清楚地让自己的脊柱向上挺拔了,还是那种较为轻松的挺拔。
本来我打算坐上30分钟,接受大自然的疗愈,最后只坐了10多分钟,马路上的车流声实在干扰有点大。练习时,我没有觉得很费力,但睁开眼睛后,我并没有特别放松或者能量满满的感觉,反而有点困,有点累,睁不开眼。
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为了抵御噪音的干扰,我用力过猛了吗?看来一个安静的环境,对于冥想练习至关重要,当我们自身内力不足时,合理借助外力才是好办法。好期待下次能找到更合适的公园,在纯自然的声音中,静静地闭眼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