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过,就是衡量过错的标准。
太史公云:“昔管仲相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然孔子小之曰:‘管仲之器小哉!岂不以周道衰,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人的品类不同,所犯错误的性质也不一样,要求也不能一样。
一般说来,对贤者的错误责备要严,对一般人的错误责备要宽。
如上述司马迁说孔子对管仲的批评:“管仲的器量狭小得很哪!因为他没有努力辅佐齐桓公成就王业,却只成就了霸业。”
正是由于把他当做一流人才来看,才惋惜他没能成就更大的事业。
如果对一般人也要求像贤者那样,那普通人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了。

苛求贤者,是对贤者的爱护!
因为贤者总是有一定声望和地位的人,因而也是人们注意的对象,一举一动都对普通人产生较大的影响。
但中国传统中却有与之相反的现象,即为尊者讳。
势位一尊,就成了圣人,错误都是别人犯的,而功德都是尊者一人所为。
然而一旦倒台,就又成了千人唾骂、遗臭万年的独夫民贼。
为尊者讳的人,其实恰恰是尊者的掘墓人。像文革中的那个“接班人”,这就是鲁迅所说的捧杀。
所以,对尊者也应如对贤者一样,要求严一些,即使对他个人来讲也是好事。
而对待普通人,则不妨宽容一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宽容,就是宽容别人的毛病、缺点,乃至错误,宽容和你意见相反的事,你看不顺眼的那些人。
如果没毛病,对你随声附合,你怎么看怎么舒心,还用得着宽容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