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写报告是一件很正式且专业的事情,同时也是管理者开会前最头疼的事情。这个月干了什么?有什么结果?主动汇报还是被动汇报。
开会能赋能团队抓住工作重点,数据能支持结果,那么报告则是工作总结,分析问题,肯定成绩。
几年前在QQ群里认识一位网友,她很喜欢在群里提问题,而我经常回答她的问题,一来二去她就加了我的号,成为了好友。最近这位朋友联系的有点频繁,换了个新工作,去开荒的那种。听她的描述时间紧任务重,所谓新人新事,重头开始。在舒适的环境里呆久了跑去开荒避免不了手忙脚乱,焦头烂额,也有可能是在挑战自己能力。没干过的的事情就得亲力亲为才能为搭建团队做铺垫。每次遇到问题就打电话给我,让我指导她,从搭建团队招人开始,一人多岗如何配置、薪酬的设定、工作任务的分配,到业务开展、税收问题、最后提出让我教她写财务分析报告。这一系列的问题堪比带徒弟。师傅带徒弟,有些可以教,有些要自己悟。比如,我教她写SOP,把自己亲力亲为的事情先过一遍,做好SOP,下次就直接交给新人去做。
SOP在我们公司推行了好几年,但是在两周之前,我要求行政部收集各部门的SOP,时间截止31号,直到今天才收到了2个部门的文件。原因不详。
所谓SOP ,即标准作业程序,指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于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SOP的精髓是将细节进行量化,是把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实际执行过程中sop核心是符合本企业并可执行,并不流于形式。
标准作业程序是在有限时间与资源内,为了执行复杂的日常事务所设计的内部程序。从管理学的角度,标准作业程序能够缩短新进人员面对不熟练且复杂的事务所花的学习时间,只要按照步骤指示就能避免失误与疏忽。标准作业程序的成立理由,通常有下列几点:标准作业程序可以节省时间,因为时间是宝贵的。 标准作业程序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因为资源是稀少的。 标准作业程序可以获致稳定性,因为稳定是组织继续存在的主要动力。甚至可以是ISO9000的体系文件。
管理是有效地顺着成功的梯子往上爬,这个叫流程。
领导则判断这个梯子是否搭在正确的墙上,这个叫方向。
至于写报告分析这事我为什么没有告诉她是因为这事是没有标准模版的。财务是个特殊的部门,是个数据部门,是一个看结果的部门,而不是执行部门。执行是各业务部门的事情。分析是需要通过数据看问题,通过问题去分析结果,通过结果再去做调整。
有的领导需要大而全的东西,有的领导需要精简的汇报,有的需要某个项目的。所以,不是套模版,也不是想象中的财务分析是什么样子,而是领导需要什么信息,站不同的角度,做不同的分析,还要看汇报给什么对象,做好分析,财务管理才能创造效率。老板需要数据统计,出货量、生产量、销售额、收到款金额,了解公司各部门的业务情况,分析的过程会让你成长,熟悉公司运营业务,分析才有价值。通过分析驱动业务发展的需求,叫业财融合。
落实半年度会议决议,从7月的月会开始,由各部门主管汇报本部门基本的工作情况,由总监做好总结及结果汇报。我们的会议汇报有模版,但分析没有模版,这需要我们通过问题去分析背后的原因,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去监督执行方案的落实情况,把问题形成闭环。
真正做到,有问题、有汇报、有讨论、有方案、有监督、有结果,有结果,有表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