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此冥想

如此冥想

作者: 越来越好伍新国 | 来源:发表于2020-10-21 23:04 被阅读0次

    一直有人说冥想,自己也一直静坐,可一直不得要领,今得一如此通中脉冥想法,分享给大家,有缘人可以一试。

    第一部分:

    第一步 准备

    1、暂时封闭,确信在静坐期间无人打扰。

    2、声响熟悉,确信不会突然传来怪声,确信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声音会吸引你的注意力。

    3、通风良好,确定周围的气息已经可以习惯并能逐渐漠视。

    4、杂事已了,确实没有必须在静坐期间去做的事情。

    5、安全舒适,确信静坐期间不必担惊受怕或因衣,食等问题而有不适感。

    第二步 入座

    1、把光线调整到自感最舒适的状态。

    2、找一个自感最舒适的方向。

    3、用一种自感最舒适的姿势在垫子上坐稳。

    4、自我确定一段可以保证坐到底的时间。

    5、最后确定一下第一步是不是已做好。

    第三步 调身

    1、晃一晃身体,把每个部位都调整到较舒服的状态。

    2、把坐一会儿可能会不适的部位多活动一下,以保证可以保持较长时间不动。

    3、确信可以保持不动时,告诉自己正式开始坐禅。

    4、整个坐禅期间如果身体再次感到不舒服,可以重复这一调身过程。

    第四步 调息

    1、开始注意自己的呼吸,感受吸进呼出时身体的变化。

    2、更深一层地感受吸进呼出时身体的细微变化。

    3、感受呼吸的具体部位。

    4、注意是不是把气吸进了胸部。

    5、注意是不是把气吸进了腹部。

    6、注意是不是把气吸进全身后又从全身呼出。

    7、注意全身通透的感觉。

    第五步 观脉

    1、感受身体内部通透空洞的状态。这种感受可以认为是一种观察内观。

    2、凝神注意,开始进入生命内观阶段。

    3、观察身体内部空洞透明的样子,乌蒙蒙,白茫茫,朦朦胧胧,混混沌沌。

    4、在中空的身体中观察中脉。这是一条似有似无的亮线,从小腹开始往上通往头顶百会穴(头顶中央部位),大约有麦桔那样粗细。它最初只是一种想象,观察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真的看得见,就像梦中看见光线一样清楚地看见。

    5、集中精力观察这条中脉。

    第六步 数息

    1、现在,边观脉边呼吸。方法如下:吸气时从中脉的下面往上看,呼气时再从上往下看。均匀呼吸,均匀观察。开始进入中脉呼吸阶段。

    2、持续进行中脉呼吸并开始查呼吸次数。一吸一呼算一次。

    3、持续数息,出现错误从头再查,直到可以没有错误地查到一千数以上。数息过程中会出现纷乱的思绪或各种感觉,不要管它,一直数息。

    4、此时会感到呼吸越来越微弱,越来越缓慢,甚至达到无息状态,即可不必再查,逐渐进入下一步修练。

    第七步 入定

    1、停止数息之后,随着呼吸的逐渐减缓,感觉恍恍惚惚,平平静静,似已进入深层睡眠,但又较为清楚明白,这已是初步入定了。

    2、肯定下这种状态并体味它,延长它,最后逐渐漠视它。

    3、不久,当最初确定的时间到了,觉得该收功了,便可以收功。

    4、睁开眼,轻轻活动一下身体就算收功了。如果想美容,就用手轻擦一下脸,如果有其他好愿望,就想一下它即将实现。

    5、如果时间允许,只要可以在入定状态中保持五分钟以上,就直接进入入定功法的修行。

    第二部分:观心

    第一步 准备

    1、必须通过初级功法的修练,至少可以保证五分钟的入定。

    2、暂时放下争斗的心,修行期间不再怨恨或厌烦什么人,什么事。

    3、暂时放下算计的心,只当进行了必要的一小段睡眠,不要指望通过修行能获得什么。

    4、暂时放下追求的心,只当无所事事地玩了一会儿,原本不指望成就什么。

    第二步 入座

    1、盘坐。随着修行时间的增加,逐渐由自然盘发展到单盘,双盘。不必硬坐,只待水到渠成。

    2、调身。坐直,放松,手结定印,双目垂帘,舌尖微顶上颚,下颌微微内收。

    3、调息。参照上面所有方法,逐渐达到微息乃至无息。

    4、入定。逐渐入定,达到身不动(想动也动不了),气息稳(想快也快不了),思绪平缓明晰(思而不乱)。

    第三步 理心

    1、入定并不是昏沉、迷糊。初步入定之后,思绪依然存在,甚至还会更加心潮如涌。不过,此时的思绪尽管也是如此潮涌而来,却变得明晰条理。不要控制,静心旁观。

    2、之后,逐渐理清这些思绪的脉络,看清楚你在想些什么,想了多少。

    3、追朔这些思绪的来源,看它们是在何时、从何处产生出来的。

    4、在思绪刚刚产生的时候就发现它们,然后一直跟踪观察,直到它被新的念头所代替。

    5、就这样理清思绪的来龙去脉,看一个又一个念头象肥皂泡一样地产生、消逝,最后又被另外的念头所代替。

    第四步 通感

    1、当静静地观察思绪的生灭时,各种感觉会悄悄地象最初的念头一样潮涌而来。

    2、还会在眼前出现各种光斑。

    3、还会出现各种极其微弱的声音。

    4、或者出现各种莫名其妙的香气。

    5、象第三步一样理清它们的来龙去脉,看它们一个又一个象肥皂泡一样地产生、消逝,最后又被下一个所代替。

    6、如此渐渐明白各种感觉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它们其实也只是一种思绪而已。

    第五步 一念

    1、用足够的耐心旁观各种思绪与感觉,不控制也不强化,渐渐地它们变得越来越少。

    2、渐渐地只剩一缕若有若无的思绪,它可能是一种感觉、一个光斑或一种声音、一种气味等等。

    3、渐渐地这一缕思绪也会消逝,仿佛进入一片空白的状态。这时,应该明白,这种空白也是一种思绪。

    4、就这样保持在一种有相或无相的专一思绪之中。

    第六步 随波

    1、当生命在静坐中成为一缕最后的思绪时,这思绪不仅若有若无,而且还是忽来忽去的。

    2、观察这种若有若无、忽来忽去的秩序,会发现那是一个奇妙的旋律,仿佛夜湖上荡漾着的漪漪微波。

    3、感受这个旋律并跟踪它、追随它。

    第七步 和谐

    1、继续静静地感受、追随生命深处的那缕旋律,从细微之处注意自身的意愿与它的不同之处。

    2、逐渐地发现自身的意愿正在靠近那缕旋律。

    3、自己的意愿正在符合自然的旋律。

    4、自己成为那旋律本身。

    5、极其细微地感受这个时刻。

    6、如果有信心,试着探求这是怎样一个时刻,自己和那旋律背后还有什么。寻找时空背后的时空,观察观察背后的观察。如是进入高级功法的修行之中。或者当时间已到,慢慢出定。

    第三部分 归真

    注意事项:

    1、本功法中的每一步都可以很明显地得到体验。因此,如果前一步没有很肯定地证验到,不可接下去修练下一步。

    2、如果修练本功法出现特异功能,不可暴露,更不可炫耀或妄用。

    3、本功法不拘泥于姿势及场合,也不必计较修行时机与方式。

    4、本功法的归宿是返回普通生活中去,以大出世的心大入世。一步一步的修练步骤就是这样安排的。

    5、本功法的证研、体会及修行中所得出的独特结论,不可与平常人谈。

    6、本功法修成后自己自然会明白,那时可以去找得道者求证,然而,这里预先提醒,最终认定你的是你自己。

    7、以第一步所列出的标准反复反思、追问、调整自己的心态,然后才可以进入高级功法的修行。做不到时不可妄练,以免走火入魔。

    第一步 准备

    1、以接纳一切的心态,不带任何先入之见地进入深层生命的探求之中。出现任何现象、得出任何结论都泰然处之。

    2、以大无畏的勇气进行生命探险,敢于面对新感受、新境界。

    3、高度的自信、彻底的自立。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处理好修行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决不向任何神灵仙怪求助,也不过多地听人说三道四。

    4、彻底放松、完全自然,释放生命深层的力量。准备倾听并追随内在生命的固有旋律。

    5、博大的胸怀、融合无碍的心。准备同化一切外在的对立、消弭所有内在的矛盾。在修练中已没有敌人、没有业障、没有心魔。

    6、淡泊平静的心态,不贪恋良性的境界,也不拒绝自然而来的不良感受。

    第二步 入坐

    1、七支坐。

    2、调身。

    3、调息。

    4、入定。

    5、观心。

    第三步 洞察

    1、当再次经历了中级功法的全过程之后,渐渐进入那个和谐的时刻,自己成为自然的旋律本身,两者了无区别。

    2、观察这种了无区别:自己的思绪融合在自然的旋律之中,随着那旋律在宇宙时空中缓缓地荡漾;自然的旋律在时空中波洄洋溢,仿佛是自己的思绪在宇宙中忽隐忽现。

    3、由体察那个旋律(即自己的思绪)慢慢地转向体察旋律背后的背景。那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在那里,仿佛悬挂着茫茫的宇宙太空,又仿佛可看见浩渺的历史进程。4、悄悄地、小心地、仔细地洞察这个黑洞。

    第四步 层叠

    1、然后,悄悄地、小心地、慢慢地去看黑洞的背后。

    2、黑洞的背景还是一个黑洞。

    3、继续探究,发现这是一个层叠的世界,可以无限地延伸下去,直达无底的深处。

    4、那么,是什么在进行这种观察、探究呢?当自己在这样进行观察、探究时,再问:是什么在观察、探究这种观察、探究呢?

    5、如是发现,观察的背后还有观察、探究的背后还有探究。继续内省这些所谓的观察、背景、黑洞、探究等。一层层地下去,进入最深层的生命内省之中。

    第五步 心物

    1、进一步地内省就会发现,所谓的观察、探究是在那黑洞中进行的。思绪在一个黑洞般的背景中运行。黑洞一样的时空背景是思绪存在的依据,又是它运行的坐标。

    2、同样又会发现,那黑洞的状态及其限度是由观察它的那缕思绪决定的。思绪仿佛投向太空的目光,它看多远,宇宙就有多大。因此,游丝一般飘渺的思绪,反过来又是那黑洞一样的时空背景的依据与坐标。

    3、深深地体察自心的思绪与物化的时空之间这种互为依据、互为坐标的关系。

    4、再进一步,当这样观察游移的思绪与作为背景的时空时,发现这种观察是一种超观察,它作为一种更深层次的思绪是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运行的。如此可以一直层叠地探究下去。然而,无论探究得多深,思绪和时空之间一直是互为依据、互为坐标的。

    5、于是相信在自心之外确有一个时空背景在那里客观存在着,不过,这种客观存在是一种观察中的存在。有什么样的观察,就有什么样的存在。

    第六步 幻变

    1、通过对思绪及其时空背景的省察,终于醒悟到从认识的角度上讲,生命本身及作为生命背景的宇宙都只是一种观察,是思绪运行的一种轨迹。这缕思绪可以采取其它的运行方式,那时,自心所面对的世界将是另外的样子。

    2、开始尝试改变思绪的运行方式:闭目内观体内的空灵、透彻,然后,再次观想中脉。这次,中脉已变得更加清晰、明亮。

    3、进一步在中脉两侧观想左右两脉。然后,观出中脉各轮。如是长时间地观想三脉七轮,越细越清楚越好。(脉轮图样见附件)

    4、当本功法所推荐的观想图样已修练到位,得到了肯定的证验之后,自己选择一个未曾见过的观想目标(如佛像、神灵或一朵花、一缕香气等),以上述方法观想出来并且达到活灵活现、伸手可及的程度。

    5、当如此虔敬地修持到底达到功德圆满,观想中的一切大都可以心想事成或哪怕其中的某一项已得证验之时,就可以证明生命及宇宙果真只是一种观察方式而已。

    6、如是进一步悄悄地进行幻化实验,获得更多的神通变化。

    第七步 任运

    1、在尝试从思绪中幻变一切之时,注意在实际生活之中观察、探究身边的万事万物是如何从与生俱来的思绪中演变、幻化而成的。

    2、观察、体会大自然的秩序,从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幻之中看出一种人力不及的天意。

    3.在生活的背后,从生命的深处寻找那缕神秘的秩序,看清那里存在着的同样一种天意。

    4.这天意其实是一种自然秩序。看自己的思绪如何观察、追踪这种秩序,然后再次明白这秩序与思绪互为依据、互为背景。5.体会自己的思绪与自然、社会秩序的和谐、同一的关系。

    6.坐禅时在想象中感受自身与宇宙的和谐统一,生活中用现实证验这种关系。

    7.于是获得自在。

    中脉开通后的十二种境象

    1、眼睛清澈明亮,眼神坚定有力,目光象能够穿透人体、物体一样。道家所谓“碧眼方瞳是神仙”,指的就是这种修炼者中脉打通后百脉皆通时出现的境象。

    2、体内产生所谓的“三味真火”如同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温暖四肢百骸。正是 “苦尽甘来,其乐无穷”。

    3、深层潜能被开发,元神显现,可真正“沟通宇宙信息,能量与体内真气交融,从而自然转化自成为自身所需的能量物质,感应元气、元光、元音”。

    4、身安神安,对事物反应异常灵敏,心灵精神进入空明清醒境界,进入心如明镜,纤尘不染的境界。

    5、心灵深处自然产生出一股强大的内在吸引力,使心不外驰,神气内敛,身心自然离相离欲,虚空静定,无为而为,妙用无穷。

    6、静坐时,体内产生一种向上的引力(如同有一无形绳索将身体向上牵引),自发地将头顶、身体拉直、调正,自发无为地调整身心境界。

    7、腹腔自动向脊背收缩,出现“前腔紧贴后背”现象,玄关自发产生一种聚散开合的虚灵神性。

    8、内在气机绵绵,自运不息,消化吸收功能异常强健,排泄系统异常通畅。放屁极大,小便无一点臊臭味。群阴消尽,通体纯阳。

    9、能够舍弃“我执”,“法执”,进入自然无为,灵感境界。终日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体内散发着清幽淡雅的芳香。

    10、气质超凡脱俗,光彩照人,出现精足不思淫,气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的“三不思”超然境界。

    11、给人治病手到病除,人至病愈。治愈率非常高,能够标本同治,治愈后不易复发,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便能深深感染他人,震撼病痛者的心灵,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病痛者不知不觉中,心思豁然开朗,疾病顿然消失。

    12、出现胎息、止息、气住、脉住的特异呼吸生理现象。

    修行此功法的注意事项

    1、不要用功法治病。当然,修行一段时间之后有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也是正常的。如果没有,更应该视为正常。

    【原理】:人类的绝大多数疾病是心病。心病既除,大多数人的身体疾病往往逐渐自愈。既然斩草须除根,不必枝叶动刀,那么,就不必针对一个又一个的疾病去费心地修练了。不过,功法是在潜意识层次修行,是"灵魂深处的觉醒",修行成果反映到身体层面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不要急功近利地去追求疗效。

    2、修行中有什么身体感受,不要在意。尤其是千万不可追求时下正时髦的各种身体觉受,也不要顺应身体或心理的需求享受或厌弃某些觉受。

    【原理】:有没有所谓觉受并不表明修行境界的高低,相反,注意任何觉受都会使修行仅仅停留在身体阶段,耽误了更深层次的探求。

    3、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去做每一步,哪怕某些步骤看起来没有意义。并且在本阶段,不要随着自己的意愿修改修行步骤,否则,可能还得从头再来。

    【原理】:一年级的课程都是大同小异的,你不必选来选去。另外,如果你不定下心来学完哪怕最次的一年级教程,你恐怕将一直停留在一年级水准。

    4、如果修行中途被打扰,没关系,立即起身去处理一下,找机会再来。没有什么惊功之说,也不要责备各种干扰因素。

    【原理】:修行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不是出家人,我们更不提倡脱离生活的纯粹修行,因为那不现实。因此,修行不该是一种压力,不该成为生活的对立面。只有修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才会长久。事实上,哪怕你只修了一步,也已有了这一步的成就了。

    5、功法重在修心,因此,各步骤中所推荐的姿势,气路,意念等都不是死套路,应注意体会其中所暗示的人生意蕴。出於同样的原因,功法尽管看起来是一种专修的法,最好的修法却是在曰常生活中不修而修——悟即是修。当然,拿出一定的时间专修也是必需的,尤其是在初期。

    【原理】:佛教的基本世界观里讲"万法唯识",是说万事万物只是一种心识通过修练功法可以证到这一点。这是后话。不过,功法的出发点及其归宿是彻悟人生的真谛,这也要求修行者不要在技巧之桥上作过多的停留。

    相信你也听说过坊间各种冥想方式,供你参考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此冥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uy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