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正书斋】
作为父母,我们都有一个带好自己的孩子的愿望,可以说,这是我们心中的一点真阳,正因为有永远不会消失的这一点真阳,未来才有可能有一个出色的孩子迎候我们。
教育是一次实践,是在有形的层面上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实践。而实践是一个必然存在迷茫甚至迷失的过程。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易经》)
我们不担心实践的探索阶段的迷茫和迷失过程,只要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危机之感,始终走卑而上行的路,那总有一天我们会走到后顺得常、左右逢源的境界。
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敬畏之心和危机之识,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盲目乐观、执迷不悟才是我们真正该担忧的地方。
———闫贵忠
【志正书斋】
言不出其位是止,行不出其位是止,思不出其位是止。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易经》)
可以想点什么,也可以说点什么做点什么,要紧的是不出其位!
这个"不出其位"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之一,经过文明教化的人时时处处事事都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位置,所思所言所行都会尽可能不出其位。没经过文明教化就是野蛮,没有位置意识,所思所言所行从来不考虑对方,只顾自己的喜乐习惯、一厢情愿和情绪反应,野蛮就是自私。
一个"止"字,不是一个被动、教条的方法,它的背后是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的思考,是一门活着的学问。
———闫贵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