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影响我最深的有两本书:《乔伊的返校之旅》和《游戏力》。第一本给了我孩子“犯错”其实是“能力不足”的视角,并从怎么样提升孩子的各种能力入手解决问题。第二本游戏力主讲联结,通过游戏作为亲子关系联结的纽带,育术于无形。
今天讲讲截止目前,在看过《游戏力》,听过《天天游戏力》,天天玩游戏中的一点小体会:
1 游戏不需要品种丰富。这是我曾入的第一个误区,每天下班我和孩子玩游戏,孩子说一个我们来玩汽车吧?!我说好!我们就比赛。没比几分钟就没意思了,孩子要换游戏,我们就换。这一个晚上下来,可以说我是绞尽脑汁,虽然过程里孩子是有欢笑的。可是随着月龄的增加,我发现3岁以后的孩子在这种游戏力笑的越来越少了。我开始琢磨,哪里出了问题?是游戏的节奏。一晚上我和孩子都在换游戏的过程里,没有把一个游戏玩深玩玩透。同样是汽车比赛,我可以清理赛道,遇到故障,还可以换起点和终点,规定路线…我的游戏只有大类不同,比如从玩汽车换到搭乐高,从搭乐高换到玩小熊,每一个里面没有细节,没有用想象力填充的细节。
2 游戏不需要玩的太快。2017年尾我的工作量成倍数增长,每天回家开门的一刹那我都是鼓起一口气给自己说“换”!给自己换精气神进门,可是按照每天晚上要换7、8个游戏才能度过一个夜晚的节奏,渐渐我开始有点害怕了,害怕那下班后的夜晚。我爱孩子,珍惜和他的分分秒秒,只是我真的一个月想不出来30*7个游戏啊。这点让我压力很大。后来我尝试将一个游戏想招玩一晚上。这样我自己心里放松了好多,孩子也觉得很有趣了。
3游戏需要转换思维。这话象是老生常谈吧?!我也以为我看了那么多育儿书早领悟了,早转换了。其实没有。我在“单个晚上只玩一个游戏”的日子里才体会到我没有变成小孩子。小孩就是一个游戏力很立体,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我的游戏是有始有终,像个完整的工程,孩子的游戏像是一个用碎片拼接的艺术品。
4 游戏不需要太多玩具。孩子出生以后,我觉得孩子在家无聊,可以说给他买了各种玩具,每隔几天就换,买太多家里放不下就租玩具,可是发现孩子都是新鲜几分钟就过了。当我用手假装一个本子,记这记那的,自己想各种细节,孩子哈哈大笑的时候,当我用一个被子跟他盖楼房,分配住户等等孩子大笑的时候,我发现游戏真的不需要太多玩具。
当我一晚上和孩子玩一个游戏,很深入的把一件事做好的时候,孩子的笑声多了,还有很让我惊喜的是孩子的想象力象开了花一样,一下就绽放出在日常的点滴里。孩子在这种互动游戏里内心很满足,会走在路上无缘由的突然说爱我。2018我会把游戏再努力玩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