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01 厉害
孩子拿了几个硬币夹在指缝,张牙舞爪说:“我是金刚狼,我厉害不妈妈?”
我说厉害。孩子继续张牙舞爪问,我是不是最厉害妈妈?
我笑话他,跟他说,最厉害的人一定不会张牙舞爪,到处跟人家表现自己厉害。
最近知道了一点点所谓“深网”“暗网”的说道,也许你我身边那些看似很普通很不起眼的人,就从事着你想象不到的职业,做着你我智商或者见识达不到的层次的工作。
真正厉害和强大,应该像深不可测的深渊那般,不是随便谁都有那个心智可以识别并有能力认可的。
有这样的思考,我跟丈夫说,咱不能自我限制,也不能限制孩子。金字塔上端的人,得不到下端的人的理解和认可,这是必然,毕竟不是一个层级。想明白了,就该一门心思继续向上爬,而不是纠结于是否能得到一些廉价的认可。
02 感恩
刚有孩子时,丈夫说不驻外了。我说要不你还是去吧,经营工作,多多赚钱,孩子三岁再回来。
当时我考虑的是,孩子小,最亲的是妈妈,多数生命初期的感知多来源于妈妈。另一方面呢,新手父母在一起,双方都会随着孩子的到来有很大心理变化,对孩子会有育儿分歧,或者因各种原因有争端起冲突的时候,当局者迷,双方纠缠不清,很累心,影响双方的生活热情,孩子从而也得不到足够的高质量的关注,还不如一个人心无旁贷带孩子来得好。
虽然在理论上来说,一个人带孩子身体上会很累,但不至于面临太多太大的情绪问题,孩子也不会有面对父母冲突的尴尬和心理动荡。我不需要顾及家里有人等我吃饭,或者有人第二天需要赶点上班,为此从时间点或者时间长短方面去限制孩子的行为,约束很多他天性的释放。因为来去一个人,我最大限度保证了孩子时空上的自由,给足了他释放天性的机会。
不管大人还是孩子,百分之九十的问题源于情绪。没有那么多复杂多变的情绪,我能做一个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的好妈妈,孩子能内心无虞、彻底放开做小孩。放得开玩得high,身体也就不容易出毛病。整体上,是一个良性循环。
在后期带孩子过程中我也比对别人家的情况平衡过,我这种一个人孤身带孩子的情况,固然不全满,但问题是谁家养孩子无论怎样都做不到全满,我自信三年下来,我们的“业绩”能拿到高出平均分不低的高分。
三年前生完孩子的当天晚上,丈夫迟到一步回到我们身边,那天我们定下三年之约。巧合的是,孩子三岁生日当天,爸爸如约而归,连钟点都一样,整整三年,不多不少,恰恰好。
除了时间恰恰好,恰恰好的还有:
我自我构架的征程刚刚完美结束(如果夫妻在一起,我就不可能有时间精力和心境去做这些需要孤独和安静才能进行的工作);
孩子此时的心智对爸爸的期待恰恰最高峰(相反,可能同龄其他孩子,因为前期诸多复杂的铺垫,反倒已经对父亲有些敬而远之);
丈夫通过三年长时间的分离之苦和几次短暂的相聚欢愉,在不管工作、生活还是个人心态思想的方方面面都有理性成熟的思考,并做出很多突破……
三年下来,我带孩子没掉链子,丈夫没拖我育儿的后腿,我和孩子也没拖丈夫个人上升的后腿,我们夫妻没拖孩子生命最初体验的后腿,时间和距离并没有让我们中间多出嫌隙隔阂,反倒因为双方各自构架更加完善,相处更融洽。
我们经历相对最少的矛盾、最小的困扰度过了孩子初到世界的这三年。
最近,我们的生活做了不小的改动:爸爸做家务,爸爸陪玩,爸爸选书、读书,爸爸接送上学,爸爸抱着、扛着、驮着孩子,爸爸负责孩子的一切起居,顺带着伺候老婆……总之,在家我只需要随便靠在什么地方,翘着二郎腿等吃等喝等着胖到怀疑人生了。
也许是陪伴孩子中我个人的修炼,让我变得感恩。也许是生活有心优待我,施舍给我所有这些恰恰好,确实需要感恩,总之,非常感恩这些好像命中注定的最好安排。
03 慈悲
人变得成熟,一个标志应该就是不随便对别人的生活有心窥探,并指手画脚。
谁怎么那样,谁为什么不这样,谁那样做真傻,谁的选择真是不可理解,要是我就怎样怎样……
作为自己生活的导演和主角,每个人都不傻,TA都有自己的逻辑系统去做选择。如果一个人的选择,你觉得看不懂不能接受,一个是因为你见识不够,另一个则是因为事情还没发展到最后,TA想要的结果还没出现让你看见而已。
这些也是我后来才懂得的,这之前我对很多人有很多疑问、不理解、幽怨、看不上眼。当然,也会因为有人对我质疑、诘问、看不上眼而心里不痛快……从而有心难为,难为别人,更是难为自己。后来突然释然,用心接纳,发现自己是最终最大的受益者。
可以不理解、不认可,但最起码尊重别人的选择。宽纳别人,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慈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