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八万四千问》读书笔记1

《八万四千问》读书笔记1

作者: 麦小兜小孩 | 来源:发表于2018-09-13 17:48 被阅读0次

        如果你太过屈从于物质的诱惑,意味着你的信心是建立在不确定的、随时可能变化的事物之上。

        做一个友好、善良、慈悲的人并帮助他人,的确是极好的。但这不是唯一的事,事实上,这并不是佛法究竟的目标。我们修行佛法不仅仅是为了成为一个好人,而是为了让自己得到解脱、了悟真理,然后使得其他人也能了悟真理。毕竟,很多慈悲善良的人不一定都是佛教徒。

       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修行来改变所谓的“命运”,那佛教徒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作为佛教徒,我们根本的、唯一的目标就是了知真理,我们所做的一切无非都是为了接近真理。但我们有种持续的无明的习性,它根深蒂固。很久之前,我们没有选择希求真理或者被真理吸引,而选择在不真实和幻觉中寻找舒适;所以现在,我们变得如此习惯于幻觉,以至于追求真理看上去痛苦、乏味而毫无益处。

      这就是为什么,圣人对众生的慈悲是如此深沉而伟大。众生生活的方式是,几乎不做任何能让自己接近真理的事情,反而不遗余力地让自己远离真理,直到感觉被“命运”所左右而在劫难逃。

      然而圣人们,凭借伟大的慈悲与智慧,知道这些结果并不是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他们通过言传与身教,尽一切努力为我们指明真理。

      我们以为命运就像飞蛾被光吸引而跳进火里,也不知道如何告诉自己和其他人这样会死在火里。所以我们放弃了,认为换种方式生活也毫无意义。但圣人们并没有把我们看成飞蛾,因为他们知道,飞蛾所谓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而我们总是可以选择通过训练来断除无明。

     从佛教观点看,任何源于无明和缺乏智慧的事情,无论是否以正义、平等或其他为名,都将造业,有的是善业,有的是恶业。对于一个佛教徒而言,终极的目标是不再造任何一种业,无论是善业还是恶业,而是从所有业中得到自由解脱。

相关文章

  • 《八万四千问》读书笔记1

    如果你太过屈从于物质的诱惑,意味着你的信心是建立在不确定的、随时可能变化的事物之上。 做一个友好、...

  • 第21本 《透过复佛法看世界》(希阿荣博堪布)

    【读书笔记】 1. 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便教以八万四千法门。“诸恶莫作”是小乘一切戒律的基础,其精髓在于不伤害...

  • 《八万四千问》读书笔记

    再比如我们叫做嗔恨的这种烦恼,如果应用恰当可以成为明镜般的智慧,我们可以摆脱孤独恐惧和失败吗?在摆脱之前如何更好的...

  • 《八万四千问》读书笔记

    节选 |《八万四千问》 传统观念上,烦恼是一个在错误的感知或错误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心理因素,基本上就是看到无常的事物...

  • 《八万四千问》读书笔记4

    我们的世界缺乏足够的静思与正念。如果我们真正静下来思考,也 通常是考虑那些外在的、物质的事情,而几乎从不专注...

  • 《八万四千问》读书笔记2

    背负业债让我非常焦虑,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业债已经完全清净? 当我们不再依赖于任何因与缘,我们就不再...

  • 《八万四千问》读书笔记3

    自我总是潜伏在某个地方。如果你对它温和,它就会被惯坏。如果 你试着对它严厉,可能会成功地把它从隐藏的地方引出来,但...

  • 《八万四千问》读书笔记5

    佛法就像不同种类的医药与疗法,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形下奏效。 在寻找的时候,如华智仁波切所说,你应该像...

  • 八万四千问

    金刚乘怎样看待净土[插图]法门?对于发愿往生净土的人,金刚乘是否也提供了有效的修持方法? 在很多方面,净土的修法和...

  • 八万四千问

    如果遇见对金刚乘有误解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理想情况下,我们绝不应该让那些不欣赏金刚乘的人接触它。不过,如果是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万四千问》读书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fg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