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桌上的一大袋黄黄黑黑的东西,这是爸爸妈妈从老家给我带来的砂糖橘。
几年前吧,我已经忘了具体是什么时候了。有一次,我回老家买了许多的砂糖橘带回去。爸爸问我:“家里树上还有那么多橘子,怎么还买呢?”
爸爸说的没错,家里确实还有很多的橘子,可那些橘树至少都是十年以上的了,果子吃起来不是酸就是容易上火。
我说:“家里那么多的橘子也不是砂糖橘呀,我就觉得这个好吃。”爸爸没再说什么。
我没当回事,爸爸却记在了心里。
隔年他就从外面弄了三颗小树苗种在了围墙边。那树苗太小,细细弱弱的样子,比周围的杂草抢不了多少,以至于好几次回老家路过它的身边时我都没有发现。
终于有一次我发现了它们,向妈妈问起来,妈妈才说:“那是爸爸跑隔壁镇去买的砂糖橘苗子,也不晓得是不是真的,还以为种不活的,你爸爸三天两头地洒肥料,都一个多月了才长了那么点点。”
我不知爸爸是怎么找到的苗子,又怎么会在那么远的地方找到,但我知道他肯定费了好一番工夫,因为我们家那旮旯儿从没见过谁家有自己种的砂糖橘。
我说:“为什么要种这个呢?想吃的话去买不就得了。”妈妈说:“你爸说买的东西打药都多,自家的不打药,以后你就可以放心吃了。”
原来又是因为我。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个春秋,那三棵弱弱的苗子终于长成,开始结果了。虽然只有几个,但是妈妈高兴地跟我说:“明年就能吃上了。”为什么是明年?那是因为我们那儿老一辈说女儿不能吃头年结的果。
那些橘树第一年的果子数量不尽如人意,但第二年也就是今年,却如开了挂一般,结得满满当当的。
到了成熟时节,妈妈每次打电话时都跟我说:“砂糖橘熟了,快回来吃吧!”
我一段时间没回去,爸爸妈妈就给我送来了。
这自家的种的砂糖橘不比超市买的颜色好看,甚至还有些黑黑的积灰,但是吃在嘴里,却是我吃过最甜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