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保险经纪人 罗湘洲 2018/6/25于苏州
本文是笔者根据每日学习【陈志武教授金融课】的笔记整理,分享给有缘的你,助你在财富自由路上一臂之力:富裕一生、富足退休、富贵传承。

陈志武,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金融学教授、香港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美国Value Engine 公司创办人、美国Zebra对冲基金公司三大股东之一及首席投资经理。
罗湘洲,自媒体名“姑苏老三”,执业保险经纪人,获南京大学硕士学位,多所高校演讲嘉宾和校外导师。因曾亲身经历投资陷阱遭遇重创,也见证多位朋友因投资理财不当丢失前半生财富,发愿下半生集中精力研究学习正统理财,通过专业帮助更多的家庭做好风险管理,守住财富、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资产传承和保全。
————————————————————————

今天是我们第七周答疑。
问题一:
甜小丫_bt:陈老师您好,我觉得“年轻人把将来自己年老时的资产拿到现在花”是个伪命题。原因有二:其一,从可操作性来讲,现在的校园借贷,或者消费贷,还贷周期最长不过几年,透支的仍然是年轻时的收入,并不能花到未来的资产;其二,存在一个矛盾,您前几集讲的金融工具代替“养儿防老”,说明人在年轻时是需要积累资产用于养老的,而老年的资产不仅不是无处花,反而是养老的重要保障。您怎么看待这两点呢?
陈志武教授:第一个问题,现在的校园贷、消费贷的期限很短,只有几个月或者是只有一两年,主要是因为在中国一直不允许这些金融业务有发展的空间。
另一方面,人们在观念上也反对年轻人借钱花,反对消费型借贷。实际上我们今后会看到,越是在观念上反对,这些借贷市场就越没办法发展,借贷期限就不可能长。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金融课,让一些人在观念上能够改变,让大家更能够接受借贷消费,尤其是年轻人借钱花的行为。
只有扭转了观念,理解甚至支持这些行为,借贷市场的监管和发展环境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消费借贷的期限就可以延长,让人们有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办法去安排自己的生活、职业等等。
你说到第二个关于养老的问题,我的回应是,我之前谈到的利用金融工具养老,并不是说你二十几岁就要存钱去为养老做准备。在我看来,最好的为养老做准备的时间是你已经成家立业,发展得差不多的时候,比如35岁左右到60岁之间,可能是比较理想的为养老投资的时期。
问题2:
凌0柒:现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保险行业,作为目前金融行业最落后的领域,陈教授觉得互联网保险公司能否推动保险行业的发展?未来有哪些发展方向?谢谢
陈志武教授:互联网对于保险行业的发展确实可以带来非常大的积极影响,这方面的潜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
比如目前的保险产品的定价还远不够个人化。以健康险人寿险为例,只要通过体检,就根据年龄进行定价。但是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导致健康状况与疾病风险也可能千差万别。
如果能够利用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的大数据的话,就可以更加精准的针对每个人想要买的保险产品去做更精准的定价。这必然会让今后的保险市场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
问题3:
晓凌:重疾险的价格,跟被保人的年龄,保到多少岁?保额多少等有关。比如我现在30岁,根据网上查询一般的重疾险的治疗费在30万左右,如果我保至70岁,每年在3K左右,如果保费到50万的话,我的费用在4K多了。如果我就保10年,50万,就不用那么多钱。现在的问题来了,通货膨胀,未来10年,20年保额30万或50万可能就不够用了。如果不配置到70岁,随着年纪越大,比如40岁.50岁的时候购买,费用又特别高,意义就不大了。那么我是否该买到70岁,保费多少?怎么配置合理?如何去做选择?
陈志武教授:你的问题问得很好,最好是保险公司能够创新推出保额与通货膨胀率联动上升的产品,这样就不用担心通胀的问题了。
如果说目前没有保险公司提供和这种通胀挂钩的保险产品的话,一个变通的办法就是,比如选择保到70岁,开始的时候你买一个保额比如说是30万,然后每隔五年或者几年再买一些附加的保险,让保额和通货膨胀一起上升,以这种方法来对冲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