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跟以前最大的差别是周围长了一圈高楼,显得禁锢其中的兴庆公园比以前小了很多。记得以前在这儿逛一整天都逛不完,在湖泊划船,一个多小时累得满头大汗还到不了岸。
人影绰约处,各种音乐混和着入耳,显得热闹又繁杂,走了一会才慢慢适应。湖岸边、假山旁、小广场里,凡是有场地的地方都聚着一群人,吹拉弹歌,各自陶醉在自己的节奏里。

被报幕声吸引,伴奏们坐在小舞台上,都是花白头发的长者,演奏得投入而专业。前面一位穿红上衣的中年男士打着节拍,指挥台下的观众和乐高歌。不时有游人加入。都是些六七十年代的经典老歌,《我们走在大路上》、《青春之歌》、《回娘家》…还周到地立了几本歌谱,我们也凑到歌谱前,随伴奏哼唱起来。
歌唱让人兴奋,几曲下来身心通泰。
离开音乐角继续前行,湖水就在脚边,被水草篱笆似的隔着,如果不是开着喇叭似的黄花,还真以为是芦苇。

被甜香味儿吸引,是月季。粉色的味淡,黄的似蜜,玫红色的香味最浓,红色的后味有点清凉…哇!有变色龙耶,粉渐变红、黄渐变玫,阳光下娇艳欲滴!

花不是一大片,而是顺着小道和台阶,彩带似地逶迤过去。我在每种颜色的花朵前俯下身,感受它们不同的味道。一路嗅过去,身上都染了香。

石块散落在草地上,看似无意,实则精心。一步一块石头,步幅刚刚好,舒服。
几只灰鸽在前面,我停下脚步。“咕咕~咕~~"前两个"咕"低而紧凑,后一个‘咕’高而长。鸽子们站在台阶,时不时探头往石阶间隙的草里琢食,看不出哪只有异样之举,谁在叫呢?盯了半天,原来最左边的那只在发声,因为最后的长音响起时,只有它有点不一样:尾巴在往脚的方向用力。
忽然想起老师讲诵读时放的一个短片:两只狗对吠,叫声越激烈小腹闪得越有劲。看来发声原理都一样,腹部用力,才能有稳定响亮的声音。
刚才唱歌时,忘了观察那位男高音的肚子,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