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琛 13岁 七年级 加拿大 温哥华
指导教师:瓜尔佳姗秀
全球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写作大赛一等奖作文:我眼中的中西教育我眼中的中西教育
回国时,过去的同学问我最多的问题,不是加拿大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也不是我忘记了他们没,更不是我给他们带了礼物没,而是加拿大的教育与中国有什么不同?老师们批评我没有?我选择了沉默,因为一两句话也解释不清。我一开始是因为父母的意见,才不情愿地离开了熟悉的家和小伙伴们来到加拿大的。但来后才发现,来加拿大的这步路并没走错。
全球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写作大赛一等奖作文:我眼中的中西教育回想一年级在中国上学那会儿,天天是被牵着手走向学校的。刚进校门就感觉像踏在了流沙上,每一步走得都比上一步更沉重,轻盈的步伐也逐渐地慢了下来。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每天都有紧张的语文和数学测验。好不容易等到课间休息了,可是仅仅十分钟的时间怎么够玩儿呢?就这点时间,就算脚下擦出了火花,连教师楼旁的小卖部的边都蹭不到。单调的校园生活让时间变得很漫长,也让学习失去了滋味,渐渐的,就连我最爱的电脑课也感觉不到它应有的趣味了。
有一次,老师们因一场重要的比赛变得格外严厉,教室里浓浓的赛前学习气氛感染了我。要强又不服输的我,为了要在这次比赛中取得第一名,就开始了不停地练习写作技巧,朗读范文与诗歌。比赛后我也一直保持着每天读书的良好习惯。这个习惯就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伴随着我的成长。我现在知道了:正是因为我在中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以及老师严格的教导,我才可能成为现在的自己:专心、耐心与仔细。
我到加拿大后,感觉就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老师们的和蔼可亲、学生们的学习方式、讨论的话题和玩耍时的童真等。刚开始时我还在笑他们像傻子一样,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完全没有群体意识,也没有任何的组织纪律。但是我错了,他们的集体意识远远超过了我们。当老师安排团体活动时,就连平时最文静的女孩都兴奋的跳了起来,找到了自己的群体,整个班都被这热烈的氛围感染了。而我呢?不知所措,呆呆地站在桌前。随后,含着泪默默地走向了教室的角落。之前讽刺他们的话就像把刀狠狠地刺向了我的胸口。
当时我觉得自己才是那个傻子,因为加国的孩子们最注重的是他们的团体意识。也许他们的个人能力并不强,但是他们会找同伴,会分工合作。说实话,真的挺专业的。有的当领导,有的当工程师,有的当作家,还有的做讲师。我以为自己在中国受的训练并不比他们差,所以总有一种优越感,但是我错了,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算是尝到了骄傲的苦果。 还有一件事让我感触特别深——加拿大的师生关系很融洽。我们有一个光头老师,他留着工整的络腮胡,同学们和他的关系十分好,我们甚至给他取了个外号—“镜子先生”。
一天,我碰到了友善的镜子先生:“请问一下,您用什么牌子的植物油才把头擦得那么亮呢?”
听到我的嘲讽,他也打趣道:“那你身上的五花肉能吃几年呢?”。
就这样,类似这么亲密的对话把我们的关系拉的更近了,我甚至常常赖皮赖脸地到他那儿讨糖吃……
全球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写作大赛一等奖作文:我眼中的中西教育几年过去了,我觉得不同的教育方式有着不同的长处,也适合着不同的人群。教学方法没有绝对性,如果每个国家都可以采纳别国的优点,取长补短,从而不断地完善教育系统,这才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我不想去评价哪一国的教学方法更好,因为我觉得教育系统只是给人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个人的努力,没有努力就没有成果,没有汗水就没有收获。世界不会偏爱不劳而获的人,更不会偏向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人。在我眼中,中西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