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历史应该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初读史时,看的是热闹。那些成王败寇,那些才子佳人,那些曾经辉煌,在后人眼中总是自带奇异色彩的。但是,在看得越来越多之后,就会慢慢了解到一些不同的观点。因为很多内容都存在着很大的解读空间,于是便有了众说纷纭。
要探寻真相,还是只有得从确定的东西入手,比如文字资料,比如历史遗物。器物是确定的,但它不能说话,自己本身不代表任何观点,所以还得再加上一层研究步骤。文字倒是会说话了,但却不一定说的是真话。或者说了真话,却并未说透,而是留了不能言说的几分来。所以,这又得再加一层考证。
这重重问题就变成了寻找真相道路上的关卡。想要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就得想办法通关,去补完历史画卷上缺失的部分——小到一角,大到一整段——最后将它恢复原貌。
如果玩过拼图的人,肯定能体会把所有碎片复归原位,眼前展现出一幅完整画卷时那种成就感。而在我看来,历史学家就是那个拼拼图的人。
我们从小就在学习历史,市场上现在也有很多历史书籍。在我看来,这些书更大的作用在于“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古装电视剧其实也有这样的作用,不过有鉴于现在大部分古装剧内容都歪得太厉害,就不把它们放到这儿说了。)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就算仅仅做到大致了解,就得花费许多时间精力。所以,大部分人对古代史要么仅停留在“了解”上,要么还在走向“了解”的路上。个别历史爱好者倒是会花时间去研究,但精力也就用在自己感兴趣的几个人物或时间点上。要说整个历史进程都能了解得很清楚,怕是没几人吧。就算是历史学家,也不是所有都能做到,他们不都还有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吗?
于是,便尤其佩服写通史的人。
要写出一部通史,对历史要比大部分人知道得更多,这是一方面,也是最基本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得在“知道”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历史观点,甚至还得改正前人研究上的不足,以及补充缺漏。既要重新构建,又要补完骨血。要做到这两点,需要多深厚的功力,可以想见。
《国史大纲》一书是早就买回家囤在书架上了的。之前只看了引论部分,就有种被震住的感觉。要知道,当时的我就是那个看历史只图热闹的人。虽然知道正儿八经的研究肯定不是这样的,但亲身感受之后还是忍不住惊叹。什么叫大局观,什么叫透过现象看本质,“原来历史学家眼中的历史是这样的啊”,脑海里充满这些想法。于是,当时总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准备,所以忍住了读下去的冲动。今次趁着小组活动,终于得以展卷,幸甚。
虽然要求是写总结,但似乎并不太想写具体内容相关。一则因为本来也没看多少(二十多天连先秦部分都没看完……),没多少可说的。一则也因为看太慢,自己的思路也散,并没连成清晰线索,说也可能说不清楚。所以还是先多看点,写后几篇时再来尝试梳理吧。
不说内容,那不如来总结一下读书方法相关。
书中注疏比较详细,要一点一点地看就会影响速度。所以自己目前是这样做的:看两遍,第一遍直接读过,边看边勾画,在书上做简单笔记;第二遍就提炼关键观点,并且梳理自己的想法,做成文字笔记整理到豆瓣上。虽然两遍可能更影响速度,但一遍梳理,理解得也更到位。(其实本来还想做第三遍笔记,整理到笔记本上的,实在没时间,只好作罢。)这两遍在时间上也是错开的,第一遍如果读太快也没关系,后面一遍的笔记就在后面慢慢进行。
这一轮看书,自己的状态有好有坏。好的时候,脑子清醒,一遍过,写起笔记来也顺畅;不好的时候,脑子卡壳,一个内容翻来覆去看好几遍,笔记也半天憋不出来。倒是想像以前一样,把看书时间都集中到晚上,但又怕晚上要做其他事情。而且现在天也冷了,晚上看书状态会更不好吧。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刚开始是先秦部分,本来之前的了解就不多,所以看得慢(以前看《史记》的时候也在这部分卡了很久)。只好寄希望于后面的内容要更熟悉一些,进度上能加快吧。
不过又不过,其实,好像慢慢看也挺好的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