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李敖的晚节有问题。李敖在蒋家退出台湾的统治核心之后已经开始了其最庸俗的生活,做了“戏子”一样作秀的文人。
首先,李敖是个素有文名的作家,个性鲜明,同时也是一名斗士,从来不甘寂寞,宁死不默,常作惊人之语。比如他这样吹捧自己:中国五百年来白话文写作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毫不掩饰其狂傲之态。
他还引用孟子的话,说“每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他就是那位王者。
李敖做电视节目《李敖有话说》,拿出自己用毛笔写的小字,说书法就应当这样写。他说自己的书法,比范曾要好。他说范曾的字是帐房先生的字,有匠气,而他的字则无匠气。
李敖青年时捧过胡适,但声明不做胡适的徒弟。中年以后,就一味只吹捧自己,似乎谁也看不上眼。
@哈囉李敖:1988 年,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编「中 共中 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收有 1945 年 10 月 8 日「毛泽东在渝招待晚会上的讲话」,最后喊的是「新中国万岁!蒋主席万岁!」可见中 共并未掩饰他们当年为政治正确而演出的真理不正确。我承认我一辈子做不出来。我一身傲骨,只会喊自己万岁。
青年李敖深受胡适“保守的自由主义”影响。刚步入学界的李敖憎恨“暴力”和“以暴易暴”,主张“淑世的改良主义”和“和平而渐进的转移式改革”,并自称“不见谅于急进者的勇迈”。可以说,李敖一开始是个正统的“新青年”,他崇敬胡适,承继了胡适的思想和自由主义精神。但他天赋异禀,追求的却是率真与痛快,只要是他认为错误的东西,均六亲不认加以激烈的抨击再抨击。
李敖的西化论有人认为不是出自胡适,而是受“全盘否定主义者”陈序经的影响。尤其是李敖受国民党的封杀、压迫和蹲大牢后,他更是和国民党水火不容,因而他后来不再相信“淑世的改良主义”可争取到自由民主,反过来认为国民党是一头“毫无诚意”的“老虎”,一头绝不能与之谋皮的“老虎”。李敖要做热情、叛逆、勇敢的“战士”。
李敖因为痛骂国民党,公开与蒋介石对抗,曾两次被投进大牢,总共坐了十四年大狱。晚年李敖遇上了好时代,台湾实现了真正的民主政治。台湾当局允许李敖重返当年蹲过的大牢,参观拍照。李敖指着自己蹲过牢房的图片对别人说当年如何如何,常常引以为傲。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自由人最好的安排是,青年做战士,中年做统治者,老年做教士。李敖中年没有成为“统治者”,老年也没有成为教士,而是终其一生都在努目高举铁锤猛敲自由思想者及反对派脊椎骨的当权者,充当斗士。
李敖有一篇文章叫《没有窗,哪有窗外》曾引起广泛的争论。李敖对那些对窗内的黑暗不关注,只是热衷于窗外风景的新派流行小说极为反感,也对刚刚开始走向市场的台湾文学给予激烈的抨击,同样毫不留情地抨击那些腰间别着镰刀,准备随时收割别人庄稼的家伙。
汪荣祖曾说李敖:“以一人敌一党,在台湾没有第二个,其勇气可嘉。”李敖反对台湾当权者,采用的是自由姿态,个人主义姿态。这曾经给国民党当局带来了不少麻烦。
李敖以为,个人化、独特性就是反抗,就是文化批判。他不知道这种东西正是消费文化的最大特点。因此,晚年他成了一位年纪最大的娱乐人物。
李敖大陆之行这件事,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评。认为李敖一方面扮演“自由斗士”的角色,另一方面处处给人一种表演艺术家的样子。
李敖利用戏剧语言符号的煽动性,表演或者冒充政治的正确性。大众传播和娱乐时代将早期的“斗士李敖”毁了。晚年李敖已经完全成了一位表演艺术家。他应用的完完全全是“诡辩的逻辑”而非“正义”和“真理”的逻辑。
但李敖讲话是很讲技巧的。有的时候要听弦外之音。李敖之访问大陆,其实是利用了大陆当权者惯用的思维模式,即“敌人的敌人,是自己的朋友”,想当然地认为李敖在台湾是骂国民党的,来大陆还当痛骂国民党,从而侥幸逃过了对其北大清华复旦大学三场演讲稿的审查。这可以看出李敖在交际手腕上及其语言策略上的狡黠,指桑骂槐是他的拿手好戏。
在北大的首场演讲中,李敖先说了一句要赞美某党,博得一阵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对此却只字不提,转而大力赞美北洋政 府,赞美北洋政 府敢于聘请时为对头的国民党人蔡元培做北大校长,从而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北大校园生根发芽。
值得一看的是李敖在新浪微博上的博文。自从开通新浪微博后,李敖不断在挑战当局审查的底线。他也试图澄清一些“吹捧老毛”的指摘。
@哈囉李敖:如果AB两个党,都有党中央、都有党主席、都有政治局中常会、都有中央委员、都有登记有案的党员、都有开除党纪的铡刀、都有党产、都有中央宣传部、都有「老子英雄」的下一代。---这种党,就是同一个屁眼儿的党。英美等民主国家瞠乎其后,甚至连屁眼都看不清了。
在北大演讲时虽然“金刚怒目”,但李敖传递的思想是很温和的。属于“小骂帮大忙”。
其儿子李戡也来新浪发博文为老爸李敖辩护。
@李戡:昨晚透过@沈星 介绍,认识陈丹青先生。他向我痛批北大并谈论我父亲。我很感谢他的赞赏与批评,如同许多朋友,认为家父近年言行较以往不同。我很诚恳的说,多数评价毛与某党的文章都是伪作,请关注他在台湾的言论与内地禁止出版的著作。国家民族的强盛与言论自由的追求,是他的一贯思想,两者并不冲突。
其实李敖毫不掩饰对祖国的爱,对国家民族的强盛以及对两岸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
李敖狠骂国民党,狠骂过很多人。其实他心中最骂不完的是中国社会现实。套用胡茵梦评说李敖自己的一句话:这个社会以一贯颠倒黑白的方式合理化自己野兽般的生存欲望。
问题是很多数中国人都是实用主义者。权为我用,民为我用,最终是为了㩳取自己的利益,为了一己之私。这些人崇尚一套成功哲学叫厚黑学。我的心够黑,而且最终干成了一件事,革命取得了成功。所有这种人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坚不可摧无尚荣光的党。
李敖学富五车,傲才。他指哪打哪,嘻笑怒骂皆文章。无论写文批评还是作秀,李敖都是老辣的,直露锋芒。
李敖终于走了,带着他的一肚子才识和一身傲骨。他并不曾收敛他的锋芒,我们还想着要洗耳恭听他的骂。也许他离家出走太久了,像一个游子总会想念故乡,孤独的晚年想要叶落归根,我们还是祈祷他魂归故里或者在天国安息吧。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