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汉语言文学。”
“以后要当语文老师?”
“……我不想当老师。”
“那你能干什么?”
这在我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对话。
事实上,无论你选择哪个专业,都会面临别人因刻板印象而产生的关于未来职业的疑问。
“你学这个专业,以后不干这个还能干嘛?”
新闻传播类
广告营销类
心理学
……
你如果回答“我以后不干这个”,那么他们一定会问:“那你能干嘛?”
面对这个问题,我想很少有人能够明确地说出自己的答案。
事实上,很多人确实会按着别人刻板印象里所希望的那样,去从事所谓的“正业”。
学汉语言文学的去当语文老师、学金融的去银行就业、学新闻的去当记者、学计算机的去当码农、学土木的去工地干活。
这本无可厚非。
但若你是一个喜欢新鲜事物、有丰富想法又想要表达输出的人,
那么,那种一眼就能望得到头的生活对你来说该有多么枯燥难熬啊。
再加上近年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就业市场发生了很大变革。
“互联网+”成为了一种炙手可热的商业模式,旧产业因此发生了 覆性的、不可逆转的变革。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求职者要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专业不再是求职壁垒,同时也不再是就业保障。
前段时间,“不会xx的xx不是好xx”这类句子风靡网络。
诸如“不会弹琴的主厨不是好画手”、“不会炒股的投资人不是好演员”、“不会画画的诗人不是好作家”等言论,
折射出的是这个时代对个人多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和推崇。
身处信息爆炸、选择多样的时代,更多的年轻人既不想过枯燥乏味的生活,也不愿意走出舒适区,不愿去想明天要如何。
迷茫、懒散是当代年轻人的通病——
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也想象不出来,那就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过一天是一天。
我也曾是这样。
不愿意随波逐流地过一生,却也没有特别向往的职业,没有宏大的志向和梦想。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处于“咸鱼”状态,无所事事。
直到快要毕业,才突然感到恐慌。
为了让自己能在一众不甚喜爱的行业里,明确自己能力所及并略有兴趣的岗位;
也为了摆脱 无所事事的迷茫状态,积累工作经验。
我加入了第10期“乔布运培生计划”,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学习运营知识和技能”的线上实习之旅。
目前我已经坚持到了最后一轮考核的收尾阶段。
回望来路,情深意长。
这3个月是我大学期间最辛苦的阶段,却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段经历。
我终于摆脱了每天逛淘宝刷微博的习惯,运营起了一直以来想要尝试的个人公众号,还重拾了曾经热爱的绘画。
经过一个又一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我发现自己不仅仅系统地学习了运营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收获了更努力、更坚定地迈向未来的自己。
面对“你还能干什么”的疑问,我也终于可以坦诚地说出自己的答案:
“我想从事新媒体行业,想搞自媒体,想写写画画。”
这就够了啊。
当未来一点点明晰起来,我的步伐也越来越轻快,越来越坚定。
如果你也有丰富的思想,
如果你也有表达的欲望,
如果你也喜欢新鲜事物,
如果你想变得与众不同,
又或者,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未来,
那么来学习“运营”吧。
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皆可运营。
就连你自己,也能借助运营的魔力产生更大的价值。
无论你学习的专业是文科还是工科,是从事广告设计还是搬砖打码,学好运营都能让你的事业锦上添花。
什么“广告天后”、“最帅包工头”、“发量最多程序猿”的头衔,没有运营的buff又怎能席卷网络,广为人知。
运营究竟有多大魔力,3个月的考验后你又能成为怎样的自己?
你可以试试看。
最近,第11期“乔布运培生计划”正在火热招募。
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可能有人会认为:想学运营,直接问度娘就好啦。
确实,现在学习运营的共享资源有很多,或许还可以很轻易地获得。
比较之下,加入“乔布运培生计划”看似是一种费时费力的方式,
但是要知道,这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很多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得到的东西往往价值也不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运营究竟如何,体验过了才知道。
注意事项:在报名表单中会有一个要求填写推荐人的问题,请报名的同学在方框里填上“咸鱼鱼 ”三个大字,会被优先录取哦~
如下图所示
更多详情请点击下方官方推文链接
线上实习+证书+运营课程+实践+简历指导!第11期乔布运培生招募啦!
总有一天,
我会捧着鲜花交换你所有坚持。
———— e n d ————
我想更多地了解鱼鱼
为什么你脱不了单?
有些人总爱和你过不去,可你却总想和他过下去。
假如我是世界的中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