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的“双轨制”
双轨制就是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价格双轨制。在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意识形态方面的阻力,双轨制在中国是常态。
90年代国有企业上市的时候,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和“私有化”的帽子,因此有个原则:不将原有的国有资产上市,而是进行资产评估,向社会公众增发股票,这部分形成上市公司。存量的国有股、法人股,称之为“非流通股”,普通投资拿的是“流通股”。
这种制度的扭曲很明显:“非流通股”的持有者,也就是控股股东,根本不关心股价的涨跌,而是会通过增发、关联交易,从二级市场圈钱;而“流通股”持有者,因为无法行使股东权利,因此更加倾向于短期获利。
当然这种双轨制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如果不是这种制度,证券交易市场就很难在上世纪90年代诞生,就更谈不上如今的资本市场发展。
股权分置改革
随着市场发展,双轨制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因此在2000左右,政府便开始尝试让“非流通股”退出市场,其中的关键在于减持的价格。
2001年,政府出台政策,决定以流通股的市价减持非流通股,这一决定对流通股持有者来说就是赤裸裸地抽血,在政策出台的第二天,股市疯狂下跌,几个月内,股市下跌了40%,市值蒸发了6000亿。这一次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2005年,以“对价”为原则的股权分置改革拉开序幕,也就是,那些国有股、法人股的股东通过向普通投资者支付一部分金额,来换取上市流通的权利。这一次的尝试符合市场规律,短短五年之后,流通股的占比就达到了市场的97%。
至此,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
改革留下的隐患
为了防止股改流产,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保驾护航,设立基金公司,推动资金入市,然后推出各种免税政策。
为了创造股市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时的中石油流通股只占整个市值的2%,但是计算股市指数时,却以整个市值为权重计算,相当于是50倍的杠杆。这种处理会造成股市虚假繁荣,更容易导致风吹草动下的疯狂下跌和出逃。
非流通股转变为“限售股”,也就是虽然可以流通,但是出售有时间限制,短则1年,多则5年。这也就是有名的“大小非”问题,一旦有“大小非”解禁的消息,便会造成股市震荡。为了减少对股市的冲击,政府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打压新股的发售。
也就是说,在经历了30年的发展后,中国的证券市场依然不能摆脱在行政命令和市场力量中间挣扎的宿命。但是这些扭曲,是在多方利益下博弈的产物,我们需要做的理解这些逻辑,而不是简单评价好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