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正念思维

正念思维

作者: 烟水连波Amily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01:10 被阅读0次

正念思维:如何活得不焦虑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得到

先说感受:这节课觉得有点各色,好像跟前面的课程也不搭,跟后面的也不搭。纯粹是为了说明心理学里面的几个基本概念。

哪几个概念呢?

尽量具体描述,不要抽象;

尽量关注当下,不要过多关注将来。

===============

我还是按照课程的顺序大致描述一下。

如果把一个人的思维比作一条河,河流要流动起来,有三个条件:张力,河道和源头活水。

创造性目标带来张力;

张力变成行动力是方法论,具体说是WOOP思维和控制两分法,它们是河流的河道;

而源头活水,就是要和现实接触。是一种“近的思维”。

近的思维方式,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不断发生这变化的。(所以是源头活水?)

而对立的远的思维,是关注想想的,抽象的,远的事物。这些事情常常是精致的,僵固的,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

近的思维会不断跟现实接触,让现实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是一条不断有源头活水的河流。

可见,前面提到的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都属于远的思维方式。

既然远的思维方式这么不好,为什么还会存在呢?

因为我们面对的信息无穷无尽,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些信息封装起来装到我们的头脑里,让它们变成我们的概念,观点,评价,简单说,就是抽象化,形成刻板印象。

(默默地想起了罗胖讲的“地域偏见”的故事,也是抽象化后的刻板印象。)

以上是引入的第一对概念:近的思维方式和远的思维方式。

(我的理解是,面对具体的思维方式,和抽象的思维方式)

=================

然后突然引入了第二个概念:正念

(没正经学过正念的人,惶惶然,我错过了什么?)

正念强调专注当下,强调此时此刻,这跟近的思维强调的东西是一样的,所以,陈老师又把近的思维模式,叫正念思维。

(感觉跟上一章,强行引入心理舒适区的赶脚,一摸一样)

如何学习正念思维呢?(不学可以吗?)

第一条原则:用描述性语言,而不是评价性语言。

这一条在心理咨询行业中很常见,要具体,不要抽象。

举例说:

你儿子做数学题错了,你可以说:你这道题错了,而不要说:你真笨。

你老公深夜才回家,你可以说:你今天回家很晚,我很担心。而不要说:你总是不回家。抽象容易引发战争。

第二条原则: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基本上同上。

比如老公深夜回家,你可以问:你今晚这么晚,是什么原因呢?而不要问:你这么晚回来,是不是不爱我了?后者既不好回答,更易引发战争。

我们只有真的看到了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你才能看到你能控制的部分,才能找到可能的出路。

第三条原则:关注现在能做的事,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在时间上,先做事,然后才有“有用没用”

如果你在为一些远的事情焦虑,可以用这条原则把自己拉回到现在:我现在能做什么?我愿意做吗?

我现在能读书,能写笔记,能给人分析情绪。

我愿意做。

也许将来我也能够小有所成。

以上。

=============

多一点读后感

这节课反复听了3,4遍,里面的内容听懂了,但仍旧觉得前后不搭,好像是为了引出正念这个概念,强行加了这节。

然而,这个关注当下的概念,也是极好的。

有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当下的力量》The power of now,德国人埃克哈特·托利著。书中讲的是,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过去和将来只是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这本书提倡我们认清时间的幻想(不是时间的朋友啊),发现平和与宁静,找到内心的力量。

不知道这本书是否与课中的正念思维,是同一种概念?

相关文章

  • 《工匠精神》 第三章:工匠之道——正念引领生命新航道

    工匠精神的五大正念: 正念一:做事先做人 正念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正念三:因果思维 正念四:精进思维 正念五:利...

  • 正念思维

    思维方式如果具象化到距离的维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远的思维方式,一种是近的思维方式。 远的思维方式就像我...

  • 正念思维

    10.25正念思维 近的思维与远的思维两种方式,近的思维是真实的、丰富的正项的思维。远的思维是负能量的,担心不...

  • 正念思维

    描述事实,具象的事物,思考自己能把控的而非远方不可控的。

  • 正念思维

    现实就是一部永不落幕的戏剧,随时随地都会有新鲜事发生。 所谓正念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

  • 正念思维

    正念思维:如何活得不焦虑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得到 先说感受:这节课觉得有点各色,好像跟前面的课程...

  • 关于冥想

    说冥想太过宗教意味,所以叫正念,但其实正念一词来自《佛陀》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

  • 20 自我发展: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内省思维、正念思维、情感激发思维、行动思维、关系思维、辩证思维 情感激发思维最为有感触,通过觉察自己,跟自己在一起...

  • 10.25正念思维

    当我们做不了什么时,常思考一下“我现在能做什么”和“我愿意做吗”两个问题,想的太远也无济于事,不如做好现在!

  • 10.25正念思维

    “你现在能做什么?你愿不愿意去做?”很好的两个问题,焦虑的时候问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正念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zh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