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国学经典
读《唐诗三百首》(五十四)

读《唐诗三百首》(五十四)

作者: 快乐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19-12-08 05:16 被阅读0次

《唐诗三百首》第五十四首,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

【原文】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注释】

鹿门:山名,在襄阳。

昼已昏:天色已黄昏。

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水经注·沔水》中记载:“襄阳城东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喧:吵闹。

余:我。

开烟树:指月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

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拒绝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岩扉:指山岩相对如门。

幽人:隐居者,诗人自称。

【译文】

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在山谷中回响,渔梁渡口处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

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

鹿门山在月光映照下山树渐渐显现出来,好似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相对的山岩和松间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居的人在此来来去去。

【赏析】

前半虚写,是拟归时所见。后半实写,是归后兴感。前半叠用四韻,在五七言古诗中所罕见。后半接连用两“鹿门”字,这叫做“顶针法”,带便换仄韻,音节格外条畅。篇中“长寂寥”是平仄平,“自来去”是仄平仄,七言古句尾平仄多如此,很便效法。

【作者意图】

此诗是写夜归时一路所见的情景。幽人是作者自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唐诗三百首》(五十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fp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