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成长励志
《哲学的慰籍》——读后感7

《哲学的慰籍》——读后感7

作者: 一路向南007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16:25 被阅读0次

    从始至终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下定决心奔到底,路上没有所谓的困惑或者踌躇不前,路就在自己脚下,怎么去走?要让自己愿意,并且十分肯定自己的选择,否则就是错误的决定。

    又一次翻开书,书里更加详细的介绍了阅读的乐趣,并且仔细的述说了快乐的来源。书里这一次来到了——对伤心的慰籍。第一句就是——就悲情而言,可能他(阿瑟.叔本华)是哲学家中感情最细腻的。

    1825年,在学术界失败之后,叔本华想做翻译家。但是他提出把康德译成英文和把《项狄传》译成德文,均遭出版社拒绝。他在一封信中提到“在布尔乔亚社会中占一席之地的凄惨愿望”,却从未实现。“如果这个世界是上帝创造的,那么我不愿做那个上帝,世上的悲苦领我心碎。”

    幸好他在最阴郁的时刻可以靠自己对自己估价得到慰籍。“我还要提醒自己多少回……我的精神和思想对日常生活而言……就如把天文望远镜放在歌剧院中,或是用大炮猎兔子?”

    1828年,40岁。他安慰自己:“任何有出息的男人过了40岁,……难免有一点愤世嫉俗。”

    叔本华,以前只是听说过,现在看起来,尽然如此的悲情,要如何才能让自己快乐起来呢?当自己又一次迷惑的时候,作者替我解开了谜团?不仅又一次感谢作者,让我认识了叔本华。

    这位哲学家每天生活规律十分严格。早晨写作3小时,吹长笛(罗西尼的曲子)1小时,然后戴上白领结到玫瑰市英国馆子吃午餐。他胃口极大,一幅巨大的餐巾塞在领子里。他用餐时拒绝同其他食客打招呼,不过在喝咖啡时间或与人交谈。其中一个人描素他“牢骚满腹得有点滑稽,说话虽然生硬,实际脾气挺好,并不伤人”。

    1853年,他享誉全欧洲(他称之为“名誉的喜剧”)。……收到很多来信,一位西里西亚的女士给他寄来一首含情脉脉的长诗。一位波西米亚的男士写信告诉他,每天在他的肖像上放一圈花环。

    是喜剧吧……!关键就在这里,当我们确定是喜剧之后,终于可以释放自己的心情了,如此困难的局面下,终于熬了出来。大家体会到什么了吗?

    坚持!持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的慰籍》——读后感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ls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