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成长励志
《哲学的慰籍》——读后感7

《哲学的慰籍》——读后感7

作者: 一路向南007 | 来源:发表于2019-04-14 16:25 被阅读0次

从始至终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下定决心奔到底,路上没有所谓的困惑或者踌躇不前,路就在自己脚下,怎么去走?要让自己愿意,并且十分肯定自己的选择,否则就是错误的决定。

又一次翻开书,书里更加详细的介绍了阅读的乐趣,并且仔细的述说了快乐的来源。书里这一次来到了——对伤心的慰籍。第一句就是——就悲情而言,可能他(阿瑟.叔本华)是哲学家中感情最细腻的。

1825年,在学术界失败之后,叔本华想做翻译家。但是他提出把康德译成英文和把《项狄传》译成德文,均遭出版社拒绝。他在一封信中提到“在布尔乔亚社会中占一席之地的凄惨愿望”,却从未实现。“如果这个世界是上帝创造的,那么我不愿做那个上帝,世上的悲苦领我心碎。”

幸好他在最阴郁的时刻可以靠自己对自己估价得到慰籍。“我还要提醒自己多少回……我的精神和思想对日常生活而言……就如把天文望远镜放在歌剧院中,或是用大炮猎兔子?”

1828年,40岁。他安慰自己:“任何有出息的男人过了40岁,……难免有一点愤世嫉俗。”

叔本华,以前只是听说过,现在看起来,尽然如此的悲情,要如何才能让自己快乐起来呢?当自己又一次迷惑的时候,作者替我解开了谜团?不仅又一次感谢作者,让我认识了叔本华。

这位哲学家每天生活规律十分严格。早晨写作3小时,吹长笛(罗西尼的曲子)1小时,然后戴上白领结到玫瑰市英国馆子吃午餐。他胃口极大,一幅巨大的餐巾塞在领子里。他用餐时拒绝同其他食客打招呼,不过在喝咖啡时间或与人交谈。其中一个人描素他“牢骚满腹得有点滑稽,说话虽然生硬,实际脾气挺好,并不伤人”。

1853年,他享誉全欧洲(他称之为“名誉的喜剧”)。……收到很多来信,一位西里西亚的女士给他寄来一首含情脉脉的长诗。一位波西米亚的男士写信告诉他,每天在他的肖像上放一圈花环。

是喜剧吧……!关键就在这里,当我们确定是喜剧之后,终于可以释放自己的心情了,如此困难的局面下,终于熬了出来。大家体会到什么了吗?

坚持!持续!

相关文章

  • 《哲学的慰籍》——读后感7

    从始至终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下定决心奔到底,路上没有所谓的困惑或者踌躇不前,路就在自己脚下,怎么去走?要让自己愿意...

  • 《哲学的慰籍》——读后感

    说起书籍,我的一大爱好。无论是咱们007推荐的大佬,还是薛兆丰的经济学我都学过,书籍攒了一堆。 从《知识大迁移》到...

  • 哲学的慰籍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 阿兰·德波顿 58个笔记 Ⅱ 希腊人以多蓄奴隶为荣。在公元前5世纪,平均每个自由人有3名奴隶。 现在以...

  • 哲学的慰籍

    相比较直接读那些充满智慧和晦涩难懂的哲学,这本哲学的慰籍无疑是从其最简明的意义上向我们展示了,苏格拉底所说...

  • 哲学的慰籍

    伊壁鸠鲁说钱财的多少和快乐的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友谊、自由和思想才是快乐的三要素。 人们之所以认为物质能带来快乐是...

  • 《哲学的慰籍》

  • 哲学的慰籍

    人生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去,如果你的人生真的一堵墙挡住你该怎么办,也许很挠头。 其实也很简单,...

  • 哲学的慰籍

    做正确的事不仅指遵守准则,还指根据所处的环境找到正确的平衡,而无论环境的好坏。 最近无论是远方的好友,还是身边的亲...

  • 《哲学的慰籍》——读后感3

    又一次打开《哲学的慰籍》,随手就翻开了对受挫折的慰籍那一课,感觉自己快被洗礼了一样。说的是塞内加,这是一个哲学家,...

  • 《哲学的慰籍》——读后感2

    随着书阅读越深,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开始琢磨自己所不需要问题?比如:当自己钱财越来越少的时刻,心里如何判断?再比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的慰籍》——读后感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ls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