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记得自己高考以后,网页浏览各种大学攻略。充满着对大学的期许,想要提取有效信息来帮助自己在暑假过后,可以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还能记得大一自己的青涩模样,对这个学校的种种不适应感还没有完全消失殆尽。在体育课老师深情告别以后,在最后一堂课结束开始复习周的时候,虽然不愿意也必须承认的是:
自己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学弟学妹口中的“大三老学姐”。
虽说,内心还是住着一个小孩,爱哭爱闹,得到糖果也会开心大笑,却也独自一人,来到一个不算陌生的城市,与性格生活方式不同的同学处了两年,见证了各种老师的上课方式,也被老师以及自己遇到的很多人影响着思维行为。
曾经迷茫,曾经痛苦,曾经因为一点事情难过很久。希望即将进入大学的你看了这篇文章,在以后的大学生活里:
少一点不快乐,有一点对现在的规划,多一点对未来的思考。
永远不要以为时间还有很多
大一适应期,大二迷茫期,大三就必须为以后做准备。很难不功利,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中。大四,需要实习,在学校的时间都没有很多。
所以,刚进大学,不虚度,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不计得失去努力是很有必要的。
结合自身特点,开始有意识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开始考虑自己想做什么,能做的了什么。尽可能早的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少数服从多数的理论应该被推翻了,少数人的利益也应该被兼顾,不能被忽视。
这个是有关同学舍友的,毕竟大学,我们过的还是集体生活。
以前没有认清这一点,总以为容忍妥协退让就可以和身边的人相处的更和谐融洽。后来觉得,还是应该让自己过的舒服一点。大家有了不满就说出来,没什么事情是不好商量的,没有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一直的隐忍退让只会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解决不了问题,还要面对一个快要崩溃的自己。
不要试图取悦别人,委屈了自己,别人并不领情,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我们似乎永远是矛盾体,一边自我,一边不停妥协。但是要知道,不管什么时候,爱自己。当然,前提条件是不影响别人。
对人对事永远保持好奇心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针对没有行为能力的小孩。作为一个成年人,你需要做的是认识不同的人,了解不同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对自己有所触动。
你永远不能知道的是,生活中不经意间遇到的一个人,看到的一件事,能对以后产生多大的影响力。
不要试图改变别人想法,别人眼中的东西只是心中所想的呈现方式。
不封闭于自己的世界。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事论事,不要夹杂个人的情感因素。偏见让人盲目,无法认清事实。
感情细腻
最近看过科技报道,在发达国家。已经有机器人律师,编辑。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可以确定的是,情感为人类特有。机器人可以被输入编码成功说出“我爱你”,但是它不可能洞悉这三个字所包含最浅显的含义。没有人会被它机械的话语所打动。
避免被人讨厌
不要炫耀自己的人脉。认识优秀的人没什么了不起,优秀的是别人不是你。重点是你要优秀,有很多人认识你。
不炫耀自己的家境。毕竟你再有钱也不会用在别人身上,别人再穷也不会受你的接济。更何况,扪心自问,那些钱,是你自己的麽?
不要瞧不起别人,TA总有一方面是强于你的。
尽量避免打扰别人。
最后的一条
可以轻易被感动,但是必须清楚,很多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寄希望于永远只会让自己难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