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未来教师》后,我合上书努力回想书中的知识,发现一句话也想不出来,脑子空白,开始为这种现状而焦虑,又感觉有一股新的力量注入我的身体。突然想起前两天的通识课第八讲刚好是关于《未来教师》,于是重新听课,进行第二遍学习,边听课边翻看《未来教师》这本书。听完课程把书中重点又重新翻看了一遍,整个框架和主题思想才开始显现出来,有了点思路。
课程是围绕《未来教师》这本书四个方面:1、教师学习的内驱力。2、我的读写击溃虚无。3、专业阅读的五个选择。4、专业写作的四个问题与对策。
一;教师学习的内驱力
你的动力源是哪里?来自是内在还是外在的?你的目的是什么?
每个人的回答不同,目的不同,有的老师是为了教出更优秀的学生,有的是为了提升工作能力,有的是为了自己更加优秀。
总结:专业学习如果无法 与自我内在的需求真正统一起来,如果没有成为个体自觉的追求,那么很难长期沉浸其中,也很难有大的收获。
学习是突破自己的认知模式,认知模式是一个人思考,行为的发是动机,是观察、认知世界的眼镜。人与人的不同根本是思维深处认知模式的差异。
认知决定职业境界。通过举例三个建筑工人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相同的问题,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认知,不一样的人生。”
当下的我们40+是什么状态?
我选择了重新热爱学习,自费报课,我的目的正如郝老师书中说的“学习,最终是为了自我幸福。”
读与写—提高认知层次的有效途径
书籍,令我们不断打破思维的牢笼,跳出思维的局限性,让自己重获新生,认清实物发展的本来面貌,并通过读书,不断提升个人的思维境界。
婷婷老师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提高了认知局限,改变自己课堂教育教学以及自己的亲子教育,学生在悄然中改变提高了学习兴趣,自己的孩子也顺利了度过了青春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