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读的第11本书《PPT演讲力》
作者:Sophie
阅读笔记:第2篇
阅读进度:读完第二部分。
读书笔记题目:《主持掌握全场》
“很多讲师都是从做主持开始走向正式的讲台”。
看到书中的这句话就想起开始接触这个行业的讲师的时候,就接受了一个观点——好的讲师可以是好的主持人,但好的主持人不一定是好的讲师。多少有点以偏概全吧,但是这么多年,我对讲师的要求就是如此,不同的讲师,不同的讲解内容,不同的讲解风格,在讲解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在主持上不能闪失,一定是掌握全场的。因为他们都是从做好主持人成为讲师的!
在主持人逐渐过渡可以讲更多、更有深度的内容,成为讲师之前,要做好三个功效:搞气氛、推嘉宾、顺流程,结合个人工作经历来一起看看如何通过主持掌握全场。
第一,搞气氛就是暖场
“各位观众请注意,活动马上要开始,请安静。”
不知道这句话大家是否熟悉,这句开场真是不陌生,无论在公司里的会议,还是外出学习,都不陌生。作者如此的言语评价为“乞求式”,如此开场会让气氛弱下来,可如果气氛弱下来后面的演讲气氛都很难调动起来。专业的做法是震撼的开场视频来烘托气氛。
反思了日常会议,我们在日常培训上,的确是不重视暖场环节,很容易在开始就让气氛低下来。在大型会议或者是新品发布会都会准备开场视频,所以我即可想到,要不要做一个开场视频,或者是每次培训的视频都不一样呢,总之暖场一定要重视起来,对掌握全程气氛太关键了。
书中推荐了一个暖场方法“3+why‘’,让学员或者关注以三个标签介绍自己并说一下为什么来参加这次活动、培训(why)。这个方法的可行强,初步操作简单,同时还为后续正式讲课进行铺垫。
三个标签:一方面向不认识的人介绍了自己,另一方面让后台的讲师强化记忆一下,如果可以在后续讲课的时候,还可以适当的互动。
为什么来参加这次活动:学员说出自己的需求,从而发自内心认可这场培训。
需要注意:主持人是选人介绍,还是全员介绍,全员介绍预计不需要串场,但是如果选人介绍,那势必在选人的过程中,主持人要持续输出,跟大家互动;当知道听众的需求,主持人能否联系到今天的要讲的内容呢?如果主题明确鲜明,或许不难,如果没有主题,那对主持人的应变能力要求很高,但这也是掌握全场的一个机会,接上了,全场都跟着主持人进行下一个环节,没接上,听众的思路还会停留在之前的环节。
第二,推嘉宾的TIS公式
书中提到的一个公式TIS:
T(Topic)——主题。
I(Importance)——重要性。活动、课程有什么价值,对观众有什么帮助。
S(Speaker)——主讲人。主讲人的名字、身份、背景、经历、成就等。
书中的例子是关叶武滨老师《时间管理》课程。
T——主题:马上要开启2天时间的时间管理课程学习。
I——重要性:这里面提及都是管理不好时间会如何,忙忙碌碌最后碌碌无为,是一些痛点
S——主讲人:这里是叶老师的也是北京经历,行业地位等等。
作为主持人有一个技巧,宣布名字之前,可以稍微停顿一下,念出名字时分开来念,让听众听得更清楚,并且非常有力度。
公式的内容是提前准备好的,但主持人完全可以结合现场的情况再进行总结找到听众想听的内容,让听众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
第三,顺流程就是站位,补位
经常听到一句: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放在主持人身上就是不能让其他人尴尬,要让他们感受到舒适和自在。这里面包括主讲人还有台下的听众,作者给到一个万能的主持表格,里面甚至还标注了主持人在每个环节的所站的位置,让我觉得非常细致。
站位的确挺关键的,开场时当然是在舞台中央,但当讲师开始讲课的时,全场的关注点就不能再主持人身上了,一个合理的站位也是很关键的,不同的环节可能站位不同,要根据流程来定。
站位是为了让台下的听众舒服,那么补位就是让台上的讲师讲课顺利,及时的补位,感觉就像相声里的捧哏,要做到眼疾手快,及时补位,就要非常清楚流程,所以顺流程是主持人掌握全场的核心所在。
大型会议在彩排之前会要求主持人写好主持稿,准备好手卡,多次对词对流程。正式彩排会全部会务人员就位,一方面加强主持人对流程熟悉,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彩排确定主持人站位和需要补位的地方。无论如何都是为了让流程顺利推进,流程的推进的节奏是掌握在主持人手上。
主持人就是整场会议的主人,是重中之重,只要是主持掌握了全场,会议进行必然很舒畅。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会思考很多人,有的是之前做的对的,那就继续保持或者升级;有的做的不好的,就要想办法改进。后续把书中学到的内容,分享到团队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