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会说这个世界上有善和恶,但是从来没有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至善和至恶,对于善和恶来说,永远没有尽头。
就比如说,阳明在讲学的过程当中,也曾提到。我们经常说尧舜这样的人就像圣贤一样,但在尧舜之上,善无穷无尽,而桀纣这样的人也代表着恶,两人之下,恶也没完没了。假使善行终究有穷尽的时候,文王怎么会望道而未见呢?我们都知道周文王是已经把国家治理的非常好了的,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但是他还是终日战战兢兢,兢兢业业的为百姓的幸福生活所担忧,这是因为对于他来说,百姓的幸福生活是没有尽头,也没有最好的,同样道也是没有尽头的,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望道未见。而同样,孔子的弟子颜回也曾说“仰之弥高,钻之弥深”这句话看似是在对孔子他的老师的形象的描述,但事实上儒家都在说以身正道这个道是人活出来的状态和样子,所以夫子就是大道,颜回在看夫子就是在看道,他这也就是望道未见。其实这样的感觉就相当于我们在追逐的地平线,帮我们朝着地平线奔去的时候,会发现他永远都没有尽头,永远都无法抵达,可是,地平线有红日初升,有着夕阳西下,地平线永远都会让我们所期待。而这里的地平线其实就是望道未见中的道,是那个在1%的1%中的道。
在这时我们就会想到一句话,“仁为先,识自然,学圆或为边”学圆或为边的意思就是,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不过是在一个圆圈里,如果你没有抵达这个圆圈的边界,那么就像井底之蛙一样,你不知道你的无知,可是当我们抵达了那个很少的人能抵达的边界的时候,才会知道原来天空是那么大,我们也就知道了自己的无知,也知道了世界的无穷境。在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学圆或为边”讲述的是1%的理性,这和望道未见中的德性的道是不同的,但其实从某一个角度来讲,我们所谓的望道未见的道,除了德性的道以外,也可以概括理性的道,那么在这时“学圆或为边”和“望道未见”的本质就是相同的了。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所谓的“望道未见”的道到底如何修呢?在修炼的时候又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对此先生在讲学的过程中,他的学生也问过类似的问题。他问在心静的时候觉得道非常好,这里的道理也就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等。甚至觉得自己从某一个角度也理解了部分的道,但是在遇到各种事情时,会发现我们已经“理解”了的道又不复存在,那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先生就说,所谓的“养静”可以形成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仅仅在1%里理性的思考,还有另一种状态就是佛家的禅定,这样看似没有问题,但事实上,在眼睛的时候,我们的心并没有活出来是没有生命力的,生机状态不够,但是对于儒家来说,心就应该是活泼泼的,跳动着的,是外显外推的,所以,我们就会发现两者的心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在遇到实际的事情的时候会出问题。所以在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克己,克己的意思就是我们需要在事上磨练,同样的如果把心比成明镜,那么磨镜的过程就是克已,我们要克的是私心私欲,或者是习性和固有的习惯,让心明,灵明,只有在克己之后心才能定,这里的定就是“立”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遇事的时候“静亦定,动亦定”。
而我们在生活当中同样也可以这样用,我们在生活中总要体会到许多事情,遭遇过许多事情,经历过许多磨练,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定。
网友评论